1 / 24
文档名称:

18文言虚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23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8文言虚词.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0/11/12 文件大小:2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8文言虚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 并且 " 或" 而且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 就"" 接着 " ,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 但是 "" 却 "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 " 如果 "" 假如 " 。
①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 你的 "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 你"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四)固定词语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
文言虚词练****一) -- 而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①⑦ / ②④/③⑤/⑥⑧ b. 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 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 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 1 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 “诸君 2 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 3 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 4 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 5 而思也。三思 6 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 7 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 8 而。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 哉"" 也" ,可译为 " 为什么 "" 什么原因 " 。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 " 哪里 "" 什么 " 。译时, " 何" 要前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 " 什么 "" 哪" 。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 为什么 "" 怎么 " 。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 怎么 "" 多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