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元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 用风景名胜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风景名
胜区条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 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设立、 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
在与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重叠的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各 类活动,应当同时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 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法
律、法规。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可持续发 展战略,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 则。
第四条 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置风景名
胜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内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利用和统一
管理工作。市内跨县区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由市人民政府根据 管理需要按规定设置。
第五条 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风景名胜区的 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
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工作O
发改、国土、林业、文物、水利、安监、环保、海事、旅游、 工商、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 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风景名胜区的保护、 建设、管
理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规划, 将风景名胜
区保护管理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加强本行政区域内风景
名胜资源的保护。
第二章设立
第七条 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
名胜区。为加强我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级风
景名胜区。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和重大历史文
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 具有国家代
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
可以申请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 具有地域代表性的, 可以申请设
立市级风景名胜区。
新设立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不得重合或者交叉; 已设
立的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合或者交叉的, 风景名胜区规划
与自然保护区规划应当相协调。
第八条 申请设立风景名胜区应当提交包含下列内容的有
关材料:
(一) 风景名胜区资源基本状况;
(二) 拟设立风景名胜区范围以及核心景区范围;
(三) 拟设立风景名胜区性质和保护目标;
(四) 拟设立风景名胜区游览条件;
(五) 与拟设立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 房屋等财产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协商的内容和结果。
第九条 设立风景名胜区,由县区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 同有关部门组织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 评价,提出风景名胜资源
调查评价报告,按下列规定审批:
(一)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提
出申请,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并 提出审查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 向省人民政府、国务
院逐级报批;
(二) 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提出 申请,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并提 出审查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三) 市级风景名胜区: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提出 申请,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论证并提 出审查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 批准设立的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
在风景名胜区主要入口建立入口标志, 并按批准的范围立桩, 标
明区界。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入口标志内容和标徽图案由国务院规 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公布。
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入口标志内容和标徽图案由省规划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公布。
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入口标志内容和标徽图案由市规划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公布。
第三章规划
第十一条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 建设、管理
和利用的重要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十二条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应当体现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坚持保护
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 涵和地方特色。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风景资源评价;
(二) 生态资源保护措施、 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 度;
(三) 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四) 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
(五) 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虽;
(六) 有关专项规划。
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 2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总 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20年。总体规划实施满 5年,风景名胜 区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总体规划进行评估, 作出是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