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ppt

格式:ppt   大小:464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0/11/17 文件大小:4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中的风善行多变相似,故古人比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 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 ——多以外风立论。 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 ——多以内风立论。 明代,医家提出: 真中——外风所致 类中——内风所致 合篇意义: 1)、范围:皆属广义风病范畴。 2)、病机:内虚邪中,内外合邪的病机特点。(联系湿痹之候) 3)、主证:肢体经脉证状。 概述2020/11/42
中风之病,因发病骤然,病情变化多端,与自然界中的风善行多变相似,故古人比类为中风。关于中风病的病因学说,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 汉唐以前,认为系气血不足,感受风邪引起。强调外因。 ——多以外风立论。 金元时期,多认为是正气不足痰火上攻上蒙清窍。强调内因。 ——多以内风立论。 明代,医家提出: 真中——外风所致 类中——内风所致 合篇意义: 1)、范围:皆属广义风病范畴。 2)、病机:内虚邪中,内外合邪的病机特点。(联系湿痹之候) 3)、主证:肢体经脉证状。
概述
2020/11/4
2
1、《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 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 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正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 李东垣:“正气自虚” 朱丹溪:“湿痰生热” 王 履:“真中风”、“类中风” 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 李中梓:“闭证、脱证” 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 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中风沿革
2020/11/4
3
第1条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2020/11/4
4
▲半身不遂:指病人的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痹:痹者,闭也,指风寒湿侵犯人体,使经络气血闭阻不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肢体活动不利的病症。
名词
2020/11/4
5
提要:本条论述了中风的脉症以及与痹证的鉴别。
2020/11/4
6
讲 解
1.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
半身不遂——风邪闭阻经脉,气血瘀阻,肢体筋
脉拘急或弛缓不用。
2.中风的病因病机:气血不足,外邪诱发。(以脉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