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 日 制 义 务 教 育
生 物 课 程 标 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理念 ………………………………………………………………………2
三、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3
一、课程总目标 ……………………………………………………………………3
二、课程具体目标 …………………………………………………………………3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4
一、科学探究 ………………………………………………………………………5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6
三、生物与环境 ……………………………………………………………………8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9
五、生物圈中的人 …………………………………………………………………11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4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5
八、生物的多样性 …………………………………………………………………16
九、生物技术 ………………………………………………………………………18
十、健康地生活 ……………………………………………………………………19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20
一、教学建议 ………………………………………………………………………20
二、评价建议 ………………………………………………………………………22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4
四、教材编写建议 …………………………………………………………………25
附 录 学习目标的说明 …………………………………………………………………27
第一部分 前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更加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科学也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随着与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其他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生物科学已经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同时,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并增加实践环节。《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标准》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