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ppt

格式:ppt   大小:2,730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20/11/18 文件大小:2.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舌苔第三节 望舌苔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之苔是由胃气蒸动胃阴上潮于舌所形成,异常之苔则是由胃中浊气上泛于舌所致。由于患者的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现代研究证实, 丝状乳头是形成舌苔的基础,乳头间夹杂有食物残渣、脱落细胞、细菌、唾液等。
《望诊遵经·望舌诊法提纲》:舌常有胎也,无苔者虚也。胎垢薄者,形气不足;胎垢厚者,病气有余。白胎者病在表;黄胎者病在里;灰黑胎者,病在少阴。胎色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病日进;胎色由黑而黄,由黄而白者,病日退。
2020/11/162中医诊断学
第三节 望舌苔
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之苔是由胃气蒸动胃阴上潮于舌所形成,异常之苔则是由胃中浊气上泛于舌所致。由于患者的胃气有强弱,病邪有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现代研究证实, 丝状乳头是形成舌苔的基础,乳头间夹杂有食物残渣、脱落细胞、细菌、唾液等。
《望诊遵经·望舌诊法提纲》:舌常有胎也,无苔者虚也。胎垢薄者,形气不足;胎垢厚者,病气有余。白胎者病在表;黄胎者病在里;灰黑胎者,病在少阴。胎色由白而黄,由黄而黑者,病日进;胎色由黑而黄,由黄而白者,病日退。
2020/11/18
2
中医诊断学
一、苔质
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包括舌苔的厚薄、腻腐、润燥、剥落等。
(一)薄、厚苔
特 征:舌苔的厚薄以“见底”、“不见底” 作为衡量标准。
透过舌苔隐约可见舌质者,称为薄苔;
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称为厚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辨 证:
薄苔提示外感疾病初期在表,病情轻浅,或内伤轻证;
厚苔提示表邪入里,或胃肠宿食或内有痰湿;
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盛入里;反之则是正复邪却。
2020/11/18
3
中医诊断学
薄 苔
示邪盛病进
示正复邪却
厚 苔
2020/11/18
4
中医诊断学
(二)润、燥苔
特 征:
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曰“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曰“滑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曰“燥苔”;舌苔干而粗糙,扪之碍手,曰“糙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辨 证:
润苔——正常表现、若病亦示津液未伤。
滑苔——主寒、痰饮、主湿。
燥苔——示津液已伤或津液输布障碍。
糙苔——热盛伤津之重证
2020/11/18
5
中医诊断学
润 苔
糙 苔
2020/11/18
6
中医诊断学
(三)腻、腐苔
特 征:
苔质细腻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称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称为腐苔。若舌上黏厚一层,有如疮脓,则称脓腐苔。
临床意义:
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之消长。皆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腐苔为阳热有余,腻苔属阳气被遏。
辨 证:
薄腻多食积;厚腻多湿热;
白腻而滑为痰浊、寒湿;黄腻而厚为痰热、湿热、暑湿等邪内蕴
2020/11/18
7
中医诊断学
腐 苔
腻 苔
腻 苔
2020/11/18
8
中医诊断学
(四)剥苔、类剥苔
特 征:
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光滑无苔者为剥苔;若剥落处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舌乳头可见者,则为类剥苔。
临床意义: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
辨 证:
舌红苔剥多为阴虚;
舌淡苔剥或类剥苔多为血虚, 或气血两虚;
镜面舌,舌质红绛则属阴虚重证。
2020/11/18
9
中医诊断学
花剥苔
类剥苔
2020/11/18
10
中医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