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0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000字.docx

上传人:gxngqvk 2020/11/19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000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000字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第二篇:五水共治作文第三篇: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调查报告第四篇:五水共治第五篇:五水共治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
  “五水共治”之水资源调查报告
  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604班张蕊屹
  一、调查目的:
  1.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让我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大家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3.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提高我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调查地点:瓯江
  三、调查人员:张蕊屹
  四、调查方法:了解询问、实地取样
  五、调查工具:两个杯子、放大镜、捞网、石头、线、鱼竿
  六、调查经过:
  先用捞网捞一点水上来倒在杯子里,再取一杯干净自来水,放在阳台上仔细观察。我们用放大镜发现瓯江的水和自来水有些不同。瓯江的水里面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的脏东西。自来水却没有一点脏东西。 我们用石头、线、鱼竿又做了一个跟钓竿差不多的东西,并在线上标好了刻度。我们把鱼竿伸长往河中心一扔,就开始往外伸线,直到感觉石头已经到河底了,然后又把线收回来,看看石头,上面有一些污泥。
  七、调查结果:
  十年前:水的颜色:无色;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
  河道大小:一般大小;
  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水的颜色:部分呈现黑色;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
  河道大小:河道变窄,河床升高;
  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八、主要原因分析
  。有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道中。
  ,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九、对策方法
  针对家乡水资源已经受到污染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加强水资源保护意义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使用化学用品,不随意乱扔垃圾。
  、化肥的使用。
  ,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等各方面,作出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为建设绿色家园保驾护航。
  十、倡议:每一位瓯江的居民们都能保护瓯江的环境,保护瓯江,人人有责第二篇:五水共治作文
  浦江五水共治调研
  虞宅中小:毛岚20XX年3月25日
  自20XX年11月29日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以来,浙江省上下陆续拉开治水的新篇章。
  污水与水灾共治是这次十三届四次全会中“五水共治”的目标。“五水共治”将水治理的机动性交给各个地方政府,让浙江上下将水治理问题提上了日程,让地方政府对于水治理问题思考的更加深入和全面彻底。
  五水共治从环境角度来说是保护日益珍贵的水资源和预防各种水灾,从经济角度来说则是用政策等强制力保障的手段来控制水污染,并用此来促使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从浙江的历史文化角度来说则是还江南一掬碧水,让浙江真正成为温柔水乡。
  浦江属钱塘江水系。沿途接纳洪公溪、深溪等大小溪流32条。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
  饮用、洗涤、灌溉、生产,时时处处离不开水。但让人忧心和可怕的是,“水少了”———水资源短缺不说,浦江还面临“水脏了”———工业水污染严重等难题。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已经成了避无可避的历史性挑战。
  浦江境内,由于各种工业污水和垃圾一度乱排滥倒,河流遭受严重污染,好多变成了黑河、臭河、垃圾河。村民在村头小河中淘米洗菜、钓鱼抓虾、游泳嬉戏的光景变成了美好回忆。水脏了,老百姓感受最真切,反映最强烈。“五水共治”中,治污水难度最大、最重要,是“牛鼻子”、“鹅脖子”。
  作为教师,从学生出发,开展“五水共治”教育也势在必得:
  ⒈在母亲河旁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泥土流失。
  ⒉源头上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⒊沿途污水净化处理在排放。
  ⒋减少农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⒌禁止任意向河床倾卸固体垃圾。
  ⒍禁止过度捕捞。
  ⒎禁止非法采挖河沙。
  ⒏节约用水。
  ⒐宣传环保,加强教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