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知道稻盛和夫是听翟鸿燊老师的视频,提到做人、做事、做企业,说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和他的两家五百强企业---- 京瓷和 KDDI ,如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依旧每年托钵修行。而后找这本书一直没找到。再后来, 一次财经频道请稻盛和夫做客经济论坛,是他第二次参加这个节目,也是我第二次听到和他有关的信息。电视上看到的他,谦逊有礼。提到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哲理,以及如何挽救濒临倒闭的日航。当时不太明白, 不确定他提到的那么简单的哲理, 就可以挽救一家看似没救的企业, 而且是他从未涉及过的行业。节目最后,老先生送给财经频道两个中文字‘至诚’,让人印象深刻。据说第一次作客财经, 送的四个字是‘敬天爱人’。越发的,《活法》和他的作者在我的心里神秘起来,那本书里,究竟蕴藏着怎么样的人生哲理。如今,第二遍读完这本书, 像从未读过一样, 只因为这些哲理和做人做事的方式, 在现有浮躁的社会里太难看到。自己好似也被麻痹一般, 屡屡忘记书中最简单至诚的道理。坐在这里一行行码下自己的心得,秋日明媚的阳光正照着窗台的花花草草和床上的被褥。平静美好。我想,很多事,都不必太着急了, 如同书中所说, 精心过好今天即可, 自能看到明天, 精心过好明天, 自能看得见未来。敬天爱人---- 稻盛和夫在受邀后最常送人的四个字,敬畏上天、关爱众人。这四个字源自日本近代史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其中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深刻的体会。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 他常说: 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 必须是那些不贪钱财, 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的人。阳明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自得于心’,也就是‘知行合一’,如此,才能达到敬天爱人的境界。阳明学归纳起来, 就是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最喜欢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也像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最纯洁的良知,它像 24 小时工作的哨兵,. 页脚. 时侦测意念的动向。与人为善自不必说, 即使是做尽坏事的人, 其实他的心底也会有起码的良知。违背良知所以做错事,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良知。为什么会违心做自认为不对的事,书中也有解释‘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也想圣经里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害羞的事, 便是良知指引不对的事。对己, 要自律, 物质上的匮乏终会过去, 但精神上的不一样, 会如影随形跟随自己一辈子, 不必因为物质, 而迷失自己该有的良知。对人, 圣经上也有指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书中对于做人的态度也有个清晰的方程式: 人生· 工作的结果= 思维方式( -100-100 )* 热情( 0-100 )* 能力( 0-100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 但没有热情也是万万不可的, 所以有了能力, 也必须爱上自己的事业。然而最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觉得思维方式和一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态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个方程式里, 热情和能力都是零到一百的分值, 唯有思维方式是付一百到一百的分值, 三者又是相乘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热情和能力即使再好, 若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