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若干问题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若干问题初探.doc

上传人:w8888u 2020/11/2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若干问题初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若干问题初探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文章以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为例,探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设计原则、活动环节、问题设置和板书设计等方面的若干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2-0108-02
  本文以湘教版必修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为例,探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的若干问题。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的第一部分,介绍湿地的概念、类型和分布;第二部分,说明湿地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分析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提出湿地保护措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但对湿地比较陌生,因此,其学科核心素养有待加强。
  (三)学****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分布和重要价值,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验自主学****和合作探究的过程。
  (3)通过对图文材料的分析,提出开发与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理解人类活动与湿地资源的关系。
  确定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重要内容和学生学****情况。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教师展示洞庭湖湿地分布示意图和景观图,并提问:“‘地球之肺’指的是哪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又指的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追问:“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
  总结:因为湿地具有重要价值,所以人类要开发利用;但開发利用不当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危害。(板书: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激发学****兴趣。
  教学环节二:自主学****约6分钟)
  教师展示中国湿地分布示意图,要求学生归纳各区域湿地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说说其概念;描述我国湿地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
  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板书)呈现湿地的概念、类型、我国湿地的分布特征。
  教学环节三:合作探究。(约2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7年洞庭湖湿地理论与实际利用价值货币化评估。(如下表)
  材料二:洞庭湖水系演变图。
  (1)指出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有哪些?“生命的摇篮”“天然水库”“天然空调机”分别对应湿地的哪些价值?
  (2)讨论对这些价值的开发利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①湿地的价值;②有些价值开发利用得较充分,有些价值利用得很少。
  总结:湿地经济和生态价值;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落实《考试说明》要求;理解湿地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讨论洞庭湖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可能导致的后果?
  学生思考表达结论。教师板书和总结: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自然原因。
  (4)结合材料,尝试提出洞庭湖湿地的保护措施。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针对湿地问题的原因,提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设计意图:落实《考试说明》要求;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思想,提升人地协调观。
  教学环节四: 合作探究。(约7分钟)
  教师呈现“洞庭湖水产养殖场”示意图,并提问:“从人地协调观角度指出洞庭湖退耕后转变为水产养殖场的优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有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方面优点。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理解人地协调观内涵。
  教学环节五:知识迁移。(约4分钟)
  教师展示温州三垟湿地景观图,并提问:“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三垟湿地,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学生思考回答:“建立生态公园、水产养殖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树立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分析地理问题的观念。
  教学环节六:小结。(约1分钟)
  教师活动:本节课以洞庭湖区为例教学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