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202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doc

上传人:AIOPIO 2020/11/24 文件大小:2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聚烯烃管材挤出生产工艺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对聚烯烃管材的生产工艺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提高管材挤出生产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聚烯烃管材各机台稳定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 部门工艺管理组织架构和人员职能分工

车间主任
班长
组长
操作员
工艺工程师


负责开机产品初始工艺的提供;负责新产品、新原料、新机台、新模具生产工艺的摸索和确定;负责生产异常机台工艺的调整更改;负责组织车间员工工艺调试技能的培训。

负责不稳定机台在技工的能力或权限范围内无法调好的机台的工艺调试;负责对本班生产工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落实;负责本班技工工艺水平的传帮带工作;负责本班工艺记录等记录表单的收集和上交工作。

负责在技工权限范围内对所管辖机台生产不稳定情况进行调试;具体落实各机台生产工艺制度的执行。

负责在生产不稳定时,在操作工权限范围内对机台工艺进行调试;严格按照相关工艺制度,对生产工艺如实进行记录。

负责对车间的工艺记录表单进行整理归档;负责及时将每天的生产工艺输入到数据库中;负责工艺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3 工艺设定的一般原则及权限划分

聚烯烃管道产品主要分 PE、PP-R和 PE-RT三大类,三种原料均为 C、H元素为主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加工性能相对比较稳定。聚烯烃管材工艺设定原则如下:

聚烯烃材料的加工性能总体较好,且热稳定性较理想,其加工温度范围相对较宽,通常可在 170℃-240℃之间。挤出生产线上的加工温度可大致分为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两类,设定原则分别如下:

原料的塑化热量主要来自于料筒外部加热器热量和螺杆剪切产生的摩擦热量,由于原料从进入螺杆到出口模的距离较长,且螺杆剪切热量非常可观,因此一般料筒温度不宜设定过高,以免造成原料长期过量受热,导致塑化过度,影响管材产品外观和物理力学性能,因此, PE管材料筒温度一般设为 170-200℃为宜,塑化性能较差的机台或原料,料筒温度可适当高些。另外,靠近下料口的料筒一区的温度应适当更低些,以免下料口处原料过早熔融粘结,影响下料。
PP-R和 PE-RT原料由于加工流动性更加优于 PE原料,且其加工稳定性对加工温度比较敏感,温度偏低则易发麻,偏高则易发胖,因此其料筒温度通常应略低于 PE管材,一般宜在 160-190℃,且当机台和原料牌号固定时,其料筒温度调整的幅度相对较小。
模具温度
由于模体对原料的剪切摩擦热量明显低于料筒螺杆,且原料在模具中的停留时间较短,通常其温度设定值需比料筒温度高,且宜随着靠近口模的方向,逐渐适当调高设定温度,温度通常宜设定在 190-220℃之间,当管材出现外观暗淡无光,或内外壁明显发麻等塑化不良症状时,应适当提高模具温度。
口模温度对管材的外观影响较大,通常需稍高,以 200-240℃为宜。
大规格的 PE管材模体中的芯子由于导热和散热均较困难,刚开机时由于芯子温度往往较低,容易导致内表面发麻,而长期生产后,又由于芯子温度上升散热不畅,又会导致芯子温度超高失控,因此必要时,需采用模具内加热温度调控装置,对芯子温度进行调控。
与料筒温度类似,PP-R和 PE-RT管材模具温度通常也需适当低于 PE管材的加工温度,宜在 180-210℃之间,口模宜设为 190-230℃。
生产速度
管材的生产速度可分每分钟线速度和每小时产量两种,其中小规格管材按每分钟线速度表征更加直观,大规格管材生产速度的瓶颈通常在于挤出主机的挤出量,以每小时产量表征生产速度更加直观。
各类管材额定生产速度如下:
PE给水管额定生产效率
速度:米/分 产量:Kg/小时
机型
公称外径
标准尺寸比
SDR11

SDR17
SDR21
SDR26
SDR33
速度
产量
速度
产量
速度
产量
速度
产量
速度
产量
速度
产量
75机
D20
15
99
16









75机
D25
14
134
15
126








75机
D32
11
178
13
171








75机
D4
2
201






75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