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
a、 在开始监测前,用全站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 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 初始坐标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记录在 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坐标相比,计算出累计位移量。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即 得前后两次的位移量。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 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水平位移曲线
b、 在开始监测前,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钢尺 ,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待数 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高程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用观 测高程的方法测出各个观测点的高程,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高程相比,计算 出累计沉降量。前后两次累计沉降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沉降量。观测结果当天处 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沉降曲
线
( 3)、监测频率
观测时间应根据位移速率、 施工现场情况、 季节变化情况确定, 原则上每周一次, 雨季每周两次,暴雨之后连续三天,在边坡顶沉降位移加速期间和发现不良地质情况 时逐日连续观测。
( 4)、观测数据整理
每次外业观测结束后按规范进行内业整理,按时提交监测成果资料。
( 5)、观测数据应用
边坡变形按一级边坡控制,边坡变形的 预警值为 :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累计值大于 35mm ,日均 位移速率大于2. 0mm/天;当坡顶沉降、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岀现 预警值后,监测人员应立即向建设
方、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汇报,以利各方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商讨和提出解决措施,确保边坡的安 全。
2、支护结构沉降和位移观测 按要求在支护结构顶部设置观测点,观测要求与方法同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
二、监测技术要求
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 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项目 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 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有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2、裂缝监测
(1)、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 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如果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坡面没有 出现裂缝则此类测点无需布置。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 (1~2 天内完成),测点 间沿裂缝的间距以 20~30m 为宜,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 (不一 定垂直裂缝)。
(2)、埋设要点:首先,在裂缝的两边稳定土体内开挖一个 A4 纸平面大小的洞约
50cm 深,之后用混凝土浇注至地面度,用两块长方形铁片分别埋设在裂缝两边的混 凝土内,并使这两块铁片在裂缝处互相搭接约 50cm 长,在搭接处用红油漆涂色。
(3)、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游标卡尺对边 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