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广通大道施工总结.doc

格式:doc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通大道施工总结.doc

上传人:ranfand 2016/4/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通大道施工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河县广通大道及防洪工程施工总结甘肃省永靖古典建筑工程总公司一〇九工程部二○○九年十一月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 广河县广通大道及防洪工程项目起点位于广河县城关镇石那奴大桥,终点位于广河县城关镇马良桥,呈东西走向,全长 米。本项目起止桩号是 K0+000~K1+ ,主要工程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板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防洪工程、人行道及景观等内容, 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III 级, 行车速度 40km/h , 道路设计红线宽度为 40 米。二、工程建设情况: 本工程在中标后我公司组建了广河县广通大道及防洪工程项目经理部, 由包宏博同志任项目经理,马文祥同志任项目技术负责,下设五个组:质检组, 技术组, 安全组, 材料后勤组, 实验组, 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施工组织, 管理、质量监控和内外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组建了四个现场施工队,分别是涵洞施工一队,路面施工一队,给排水施工一队, 河堤及景观施工一队。本工程 2008 年6月 22 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9 年 11 月完工, 建设工期为 14 个月。工程开工前,我项目部精心编制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指定各分项工程质量优良率 93% 以上,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优良率 100% 的质量目标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率为 0 的安全生产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签定质量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路面施工队按分部工程划分为路面基层施工队、路面面层施工队、稳定土拌和施工队、沥青混凝土拌和施工队,共 4 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下设若干个施工作业组,有力的保证了劳动力输出。机械方面,我公司统一调配性能稳定,完好率优良的路基、路面施工机械投入到工程施工,投入本工程主要机械有: 主要施工机械表三、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根据现有的地理条件及取料情况,运料运距综合分析考虑,将水泥稳定土拌和场及混凝土拌和场设在 K0+760 处, 电力利用当地动力电, 自行架设变压器。 1 、路基施工 1-1 施工准备: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和施工测量。生活供应、材料储备、原材料供应及检测及各种标准试验工作,并作好机械设备、劳动力、临时建筑及其他准备工作。 a 施工测量及施工放样组织测量队伍对全线进行测量,测量内容包括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如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联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备注推土机 120 1台振动压路机 J18 2台双钢轮压路机 YZC-18 1台装载机 ZL50 2台洒水车 EQ140 1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台系解决。 2 、涵洞工程施工本涵洞为盖板涵, 采用施工现场搅拌砼现浇而成。一) 、基坑施工方法(1)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根据设计地质条件、基坑深、施工方法、规范要求等情况,将坑壁以一定的坡比放出。基坑开挖时,应从基础轮廓线外侧到基坑脚线预留 ~ 米工作面。(2) 、在保证施工轮廓线外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尽量减少挖深挖宽。(3) 、挖基时基底不得扰动或被水浸泡,挖至基底附近标高时,应保留 10~ 20cm 一层,在基础施工前突击挖除,检验地基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理,在最短的时间里浇筑基础砼垫层,不得暴露太久。二) 、涵洞混凝土浇筑(1) 、模板安装, 结构模板均选用大于 平方米的钢模板, 加工钢模板必须委托专业厂家加工,保证其互换性和平整度。大块模板组装时,应使各部尺寸的精度符合设计要求,组装完毕后经全面检查试验合格,并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模板应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 不漏浆,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对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2) 、钢筋入模,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绑扎,并相互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费机油,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应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查。(3) 、混凝土浇筑时, 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 应及时纠正。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筑时,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捣器捣实,用振捣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与侧模应保持 50— 100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0— 100 ㎜;每一层振动完毕够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2) 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 100 恤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