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孝敬父母1.pptx

格式:pptx   大小:3,704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孝敬父母1.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0/11/26 文件大小:3.6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孝敬父母1.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承中华美德 弘扬敬老文化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出则衔恤,入则靡至。长我育我,顾我复我。与报之德,昊天罔极。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百里负米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看待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
廖林荣获全国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称号
廖林,1977年10月出生,四川邛崃固驿镇公义村人,是邛崃当地远近闻名的孝子,也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曾被华西都市报评选为“2011年度十大致敬人物”、“四川好人”和“邛崃市道德模范”、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早在山东打工时,19岁的廖林,就曾用微薄的力量,支助和关心一位生活贫困的孤残老军人近两年。也是从那时起,廖林便开始了他人生的无疆大孝。他从一名货车司机做起,凭着自己的诚信和实干,事业越做越大,可是富起来的廖林热心公益慈善的心却一直不曾改变,从举债为爷爷奶奶修建新房、自费数万元带12名孤寡老人游北京、成立仕孝文化促进会,再到出资30万元修建仁孝广场、发起并捐资建全国首家当代孝道文化博物馆……
廖林在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将一如既往地敬老爱老,继续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善举,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忠义仁孝的正能量。在谈及在固驿开馆不久的全国首家当代孝道文化博物馆时,廖林说,他们准备用十年的时间,将博物馆建设成为“全国孝道文化教育基地”,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孝敬身边的老人,让他们能愉快生活、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