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汽车机械基础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运用力系平衡条件求解简单力系的平衡问题。
(2)掌握零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方法。
(3)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4)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初步具备分析设计简单液压系统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具有涉及面广、联系实际较强的特点,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工程实际和身边的生活事例,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注意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尽量省略或简化理论推导、突出实用知识点和各种机构的特性与应用,切忌抽象的理论推导。在本课程全部内容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简明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教学中要注重引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和影象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三、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
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
课时
1
第一篇 构件受力分析
单元一 力学的基本概念
§1—1力的概念
§1—2力学的基本定理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构件的受力分析
对力的概念要有清淅、明确的认识;
能较熟练地掌握二力平衡定理、平衡力系定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理、作用与反作用定理等知识;
能较熟练地画出构件的受力图;
能较熟练地掌握柔性约束、光滑面约束、铰链约束等约束力的画法。
4
2
单元二 平面汇交力系
§2—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能较熟练地运用力三角形法则、力的多边形法则对力进行合成;
2
§2—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要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对工程实际中的受力物体作静力计算
3
单元三 力矩与力偶
§3—1力矩与合力矩定理
§3—2力偶及其基本性质
§3—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掌握力矩和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
能熟练地运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对工程实际中的受力物体作静力计算
3
4
单元四 构件的平面一般力系
§4—1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4—2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4—3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理解力的平移定理;
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能熟练地运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对工程实际中的受力物体作静力计算
3
5
单元五 构件的运动形式与机械效率
§5—1构件的运动形式
§5—2功率及机械效率
了解构件平行移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
能够运用方程计算角速度、线速度、转速、功率、转矩和机械效率
1
6
单元六 构件的拉、压强度分析
§6—1构件轴向拉伸与压缩
§6—2构件轴向拉伸或压缩强度计算
§6—3材料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理解内力、轴力、应力、强度、刚度的概念;
掌握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能熟练地运用强度条件式解决三类问题。
2
7
单元七 键、销联接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7—1键、销联接的受力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