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镇计划名词解释
1、城市具体计划:以城市总体计划或分区计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域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具体安排。包含控制性具体计划和修建性具体计划。
    2、控制性具体计划:以城市总体计划或分区计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域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和空间环境控制计划要求。
    3、修建性具体计划:以城市总体计划、分区计划或控制性具体计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设计和施工计划设计。
4、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基底总面积和计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能够反应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
5、容积率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总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比率
6、绿地率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reening rate)描述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和和居住区用地比率(% )。绿地率所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关键包含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含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它部分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7、县域城镇体系
8、镇域村镇体系
9、中心镇含有很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很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围地域含有一定辐射力区域关键镇称为中心镇。
10、通常镇在历史中有不一样含义。以后关键指较小城市聚落。
中心村概念,被认为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含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公共设施农村小区,它介于乡镇和行政村之间,是城镇居民点最基层完整计划单元。 可见,中心村是一个计划概念,是指在城镇建设空间布局时,能达成支撑最基础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最小规模点。从计划角度看,中心村是城镇体系基础单元一个称呼,也是我们进行新型农村小区建设关键选择和建设对象。
11、基层村
12、城市居住区通常称居住区,泛指不一样居住人口规模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和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
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生活聚居地。
13、居住小区:通常称小区, 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居民生活区。 通常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和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础物质和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生活聚居地。
14、居住组团居住组团通常称组团,指通常被小区道路分隔,并和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生活聚居地。
15、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四项用地总称。
16、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面合理间距内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总称。
17、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通常称公建用地,是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为居民服务和使用各类设施用地,应包含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18、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19、居住区(级)道路:通常见以划分小区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和城市支路同级。
20、小区(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