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规划人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
2012 年 4 月
《礼记•中庸》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 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与准备,否则难以收获良好的 结果,大学的生活也同样如此。目前,很多大学毕业生站在 毕业选择的十字路口茫然无措,不知该何去何从。其中最主 要的原因,就是在大学期间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远 景规划与相应准备,有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规划。面对严峻 的就业压力,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有一个良好的选 择,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就应该尽早地进 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好大学的学习、生活、工作, 避免盲目或被动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特点,确定职业发 展方向和实施策略,避免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中走弯路。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最先行、最基础的一项基础 工作,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一环。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
第一节 职业与事业
一、职业与事业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事业的解释是这样的。
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事业: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 响的经常活动。如革命、科学文化等活动。
从机构组织形式上讲,事业是区别于企业的一种机构,即特指那种 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
二、职业与事业的特征
从活动目的性讲,职业具有求取生活来源性,其成就感主要体现 于物质层面,为了一定的物质需求,不得不从事的某一固定活动。事业则具有目 标性、经常性、持续性和长期性,需要积极主动的去做,要坚持下去,其前提自 然是对这项活动要很有兴趣,感觉到它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其成就感主要体现 于精神层面。
从活动持续时间上看,职业活动往往对年龄有严格要求,如机关工 作者,一般 60 岁即必须按规定退休,职业活动即终止。运动员职业生涯时间更 短。但也有不受时间限制的职业,如发明创造、商品销售、中介、公益活动等职 业,可以以此为谋生手段, 可以活到老干到老。 但是机关部门的职业则往往不允 许活到老、干到老,原因是机关是行使权力部门, 退休后就不允许再行使原职权。 事业由于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因此事业往往没有时限, 是贯穿人一生的事, 没有 退休一说,只要身体允许,任何时间都可以从事。
三、职业有时是事业的初级阶段 有时职业又是事业的初级阶段,在他退休(失去职业)后,能利 用职业中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从事不受时间限制的相关的活动, 并以此为乐事 和具有成就感。如一个审计机关干部,当他 60 岁从其审计职业上退休后,由于 长期从事审计工作而产生了兴趣, 他就可以在退休后进行中介活动, 协助几家企 业规范财务等。司法部门人员退休后也可以从事一些不带有原职业职权的法律知 识咨询活动等。这种情况下,其原来所从事的职业就成为了其事业的初级阶段, 即积累专业技能知识的阶段。职业与事业能合一最好,如发明创造、科学教育、 软件开发等,如果不能一致就要用职业来养事业,即为事业积累必须的知识。
四、职业与事业有时重合 对自由职业者而言,他们既兴趣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并以该活 动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他们可以自由的决定自己从事这项活动的时间长短, 甚至 终生。当职业与事业相重合时,人就充满了激情。如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等自由 职业者,他们既是以此为一定的生活来源, 又是以此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事业在 多数情况下是不在乎赚钱的,古今中外的大家,无论是大艺术家还是大哲学家, 虽然其所从事的事业也会给他们带来物质利益, 但他们的注意力与兴趣并不停留 其上,甚至有的生活过得还很清苦。 但对从事公务活动的人群, 则没有这项时间 决定权,因此也不具备将职业与事业重合的条件。他们只能按照职业岗位要求,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尽职尽责按照法定程序做好分内工作。 职业是你的饭碗, 可 以喜欢可以不喜欢,它与你的事业并不矛盾。你的兴趣所在、你的爱好与追求, 你一生奋斗的目标才是你的事业。
五、“职业型”与“事业型”之别 以前我们老把“职业型”与“事业型”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区 别很大。以前大家都扎堆儿看潘虹主演的陆文婷, 交换女强人的传记, 眼看着那 些被归入“事业型”的女人,少有身光颈靓的榜样,不是一天到晚蓬头垢面地忙 碌,就是一波三折地遭遇婚姻的沟沟坎坎, 每每以个人生活为代价, 事业功成之 日,便是生活惨痛之时,这就是“事业型”例子,多多少少难免令人望而生畏。 “事业型”往往把职业工作当成莫大兴趣,当成终身事业,家庭等一切不顾。而
“职业型”则不同,他们在工作时间,处于职业状态;在业余时间,则处于休闲 状态,享受生活。八小时以内和以外分得清,职业称职,生活幸福,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那种只管拿工资,工作中却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