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慈溪历史.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慈溪历史.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11/29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慈溪历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慈溪历史
慈溪历史悠久。据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测定,远在公元前约5000年前之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春秋时属越,并吴后置句章城, 为句章地。战国时楚灭越,又属楚。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今余姚市河姆渡东5里),历两汉、三国不变。东汉并曾为会稽东部都尉治。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 孙恩起义军由海道入浃口,句章城为所残破,遂迁治小溪(今鄞县鄞江桥)。隋开皇九年(589),省余姚、鄞、3县入句章县。唐武德四年(621),废句章县,析置鄞州、姚州。七年,废姚州仍为余姚县。 八年,废鄞州,复县,属越州。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句章县至唐武德四年废,凡842年,慈溪地域归其属。此后百余年,先后属鄞州和县。现境姚北部分,自秦汉至唐初,先后属余姚县、姚州、余姚县 。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经唐初百余年之休养生息,浙东州县户口日繁,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分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 县4县,并分越州别立明州以辖之,明、越均隶江南东道。此为慈 溪设县之始。县治设今宁波市之慈城镇。县名据《延四明志》载:
“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 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天宝元年 (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明州,慈溪县历为所 属。同年,江南东道下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慈溪县隶浙江东道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明州刺史黄晟卒,钱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
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兴诸国后,因唐之旧置13道,慈溪 县隶属江南东道明州奉国军。淳化五年(994)罢道。至道三年(997)分 天下为15路。天圣八年(1030)增为18路。元丰中(1078~1085)又析为 23路。慈溪县历属明州,隶两浙东路。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分两 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慈溪属明州,隶两浙东路。绍熙五年(1 194),宁宗即位。明年,改元庆元,以明州为宁宗潜邸,遂以年号为 名,升明州为庆元府,慈溪县属之,仍隶两浙东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于庆元府置宣慰司。十四年改庆元路 总管府。大德六年(1302),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自婺州(今金华)移 庆元,慈溪县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元末,庆元路为方国珍所据 。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降方国珍,改庆元路为明州府, 隶浙江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十四年,避“明”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永乐十六年(141 8),慈溪失县印,恐为歹徒所得,请于朝,诏更铸,改溪从谷,遂改慈溪为慈溪,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初,改浙江布政使司为浙江省,省县之间设4道。慈溪县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李世贤 部攻占宁波,曾一度改宁波府为宁波署。
民国元年(1912),废府,慈溪直属浙江省军政府。3年,于清宁绍台道范围置会稽道,道尹行政公署驻鄞县,慈溪县隶属浙江省会稽道。16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废道制,慈溪直属浙江省政府。21年 ,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慈溪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