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变频器在变极调速电动机改造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变频器在变极调速电动机改造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变频器在变极调速电动机改造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变频器在变极调速电动机改造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叙述了三相异步调速电动机改造前的控制原理和变频改造后的控制原理及应用,对两种控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并检验改造后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 电动机变极变频节能

某三相异步电动机因工艺要求需进行调速,电气方面采用的是三速变极调速。电动机参数为容量(110/75/50)kW,接法为YY/Y/Δ,转速为(1000/750/500)r/min,电流为(205/205/184)A。主电路如图1所示,电动机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从原理图中可知电动机变极调速是通过交流接触器的相互切换来实现定子线圈的不同接法,从而改变电动机的极数来达到变速的目的。该变极调速存在着以下缺点:
图1 三速变极调速电动机的主电路
图2 三速变极调速的控制电路
(1)线路复杂,元器件多,接触器间切换假如操作不当会造成电机开口Δ运行,导致电动机烧毁。电气上选用DZJ智能监控器作电动机保护不是很合理,其原因有二个:①一旦监控器失电后,所有的保护都没有了。②电动机在开始Δ型运行时,三相电流不平衡时会造成其保护不动作。
(2)电动机起动时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造成电动机绕组过热,加快了绝缘的老化;对电网冲击比较大,造成电网压降较大,对其它运行设备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3)对联接的机械设备冲击力很大,造成非机械磨损,缩短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检修费用上升,设备运行周期降低。
(4)从电动机低、中、高速的额定电流看,转速下降25%~50%,电流下降很少0~21A,电能浪费严重。
(5)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负荷不断变化时,电能浪费更加突出,原因是普通调速电动机的速度分得不够精确,电动机在低负荷运行时,是不能够停止工作的,所以此时把转速降低到350r/min,更加节约电能。
下面简单的介绍用按钮和交流接触器控制三速异步电动机运行的电路原理:
1)合上QS接通电源,电源监视器YJ和低电压监视装置DZJ得电进入监控状态。
2) 合上SA,按下SB1→KA线圈得电自锁触头闭合,联锁触头断开,为停车做好准备。
3)低速启动运行:
按下合闸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KM1触头动作→电动机M第一套定子绕组出线端U1、V1、W1(U3通过KM1常开触头与W1并接)与三相电源接通→电动机M接成Δ低速运行。
4)低速转为中速运行:
先按下分合闸按钮SB3→KM2线圈得电→KM2常闭触头断开→KM1线圈失电→KM1触头复位→电动机M失电;
再次分合闸按钮SB3→KM3线圈得电→KM3触头动作→电动机M第二套定子绕组出线端U4、V4、W4与三相电源接通→电动机M接成Y形中速运行。
5) 中速转为高速运行:
先按下分合闸按钮SB4→ KM4线圈得电→KM4常闭触头断开→KM3线圈失电→KM3触头复位→电动机M失电;
再次分合闸按钮SB4→KM7线圈得电→KM7触头动作(将电动机M第一套定子绕组出线端U1、V1、W1、U3接成Y形),同时KM5线圈得电→电动机M第一套定子绕组出线端U2、V2、W2与三相电源接通→电动机M接成YY形高速运行。
该线路的缺点是在进行速度转换时,必须先按下相应分合闸按钮或停止按钮SB0后,又要重新按下相应分合闸按钮才能实现变速,所以操作非常不便,若不考虑时间差,还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