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规划课题申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72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划课题申报方案.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0/12/2 文件大小:7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划课题申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行走于儿童与数学之间
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本学****素材
开发与使用策略研究
行走于儿童与数学之间
——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本学****素材开发与使用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学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美)奥苏伯尔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学****素材,是教与学的媒介,是教师组织教学,达成预设目标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素材是由教师根据教和学的需要设计。然而,从学的层面看,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儿童,“学什么”、“怎么学”,是否应该让儿童根据自己成长的需要和个体认知方式,去参与学****素材的生成和设计?
行走于儿童与数学之间,在简单与复杂、单一与多元之间(如下图),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更好的契合,应该对于学****素材的开发、选择与使用,有一种怎样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扣问呢?
学****素材开发与使用的维度分析
基于儿童视角,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最典型的材料了吗?
基于儿童视角,教师的学****材料能引发孩子的惊奇吗?
基于儿童视角,这些数学材料之间的组合合理吗?
基于儿童视角,数学材料的呈现方式能更合理吗?
基于儿童视角,数学材料出示的时机合理吗?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课堂去分析、思考吧——
1.“需要”与“要求”的意愿倒置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会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其中安全需要与生理需要是缺失性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是成长性需要,如下图:
其中,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有强烈的动机,满足后就会减弱;而成长性需要满足后作用不但不减弱,反而增加。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所提供的学****素材中所期待的“教学素材”,是否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一致呢?下面是笔者以《圆的周长》一课为例,对六年级学生(40人)进行的一次教学素材的调查。
【教学调查】关于教师提供的学****素材学生兴趣程度的调查
序 号
名 称
问题及数据反馈
1
光 盘
(1)你对这些学****材料:
A 很熟悉 28人 70%
B 熟悉 12人 30%
C 一般 /
D 不熟悉 /
(2)你对这些学****材料:
A 很喜欢 5人 %
B 喜欢 7人 %
C 一般 23人 %
D 不喜欢 5人 %
(3)如让你选择,请按你喜欢的程度排序(由高到低):
自己画的圆、光盘、一元硬币、胶带圈、蛋糕盒、圆片
2
圆 片
3
一元硬币
4
胶带圈
5
蛋糕盒
6
自己画的圆
【调查分析】学****素材,儿童只是迫不得已地“被愿意”
从上面的学****素材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中依照教学要求选择的学****素材,尽管老师们一直在竭尽全力地贴近孩子的生活,缩短其间的距离感,但也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并没有相关的需求!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基于儿童的视角,在充满“童趣”的土壤里找到了学生学****需求的 “根”,让学****素材激起了学生数学学****的内在需求,让人人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激发起学生真正的学****需求?
2.“自主”与“他主”的方式倒置
儿童是天生的学****者,也是天生的创造者。儿童在数学学****中不仅应该使用好学****素材,更可以参与积极地创造素材,数学学****的经验。然而,在我们的课堂调查中,大量的学****素材都是以教师“他主”呈现的,下面是笔者对近三年省级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对“学****素材”的呈现方式的调查分析。
【教学调查】关于教学中的学****素材呈现主体的调查
年 份
教学数
(节)
学****素材的呈现主体
数据分析
(自主: 他主:)
学****素材“他主”呈现
学****素材“自主”呈现
2010年
18
18节(100%)
0节(0%)
2011年
16
14节(%)
2节(%)
2012年
20
15节(75%)
5节(25%)
【调查分析】学****素材,儿童只是无可奈何地“伪使用”
教师总是喜欢为儿童提供各种学****素材,却忽略了儿童天生的表演欲望和角色意识。在众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有时为了节约时间、有时为了掌控课堂、有时为了不让学生打断自己的思绪……往往一味地“他主”呈现学****素材,学生们没有机会表达对数学素材的建构,失去了真正的思维体验。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给足学生“自主”构建学****素材的时空,让那一粒“种子”,在学生 “自主”的情感参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