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这一章对学中文以及一般考生都比较熟悉,当然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概括还是要注意牢记的。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1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 、中国文学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
3 、公元前6 世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编定。其中的诗歌主要是四言诗。公元前4 世纪,出现了另一类诗歌,即楚辞,属于杂言体,其句末多以‘兮“结尾。
4 、中国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在艺术上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为追求目标。
5 、《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散文的三大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其中抒情功能是在汉以后增加的。
6 、中国真正的叙事文学始于晋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软事小说两大类。
7 、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它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至迟在孔子出生前就编定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共收入诗歌305 篇,分国风、大雅和小雅、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2 、《诗经》描绘了五个方面的容:一是周部落的历史;二是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三是战争和徭役的情形;四是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五是叙述爱情和婚姻。在整体上表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表现了干预人生,反映社会的批判意识。
3 、诗经的艺术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类。
4 、《楚辞》是中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是汉代向、王逸等收集整理而编成的。其主要作者是屈原。
5 、《离骚》长达2400多字,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发愤以抒情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玉、贾谊等都继承了他的传统。楚辞也因此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
6 、《诗经》和《楚辞》合称为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7 、历史散文是指先的史官记录成的史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8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以论述为主的散文,分为战国初期的语录体、战国中叶的对话体和战国后期的专题论著三个时期。其代表作分别是《论语》、《孟子》和《庄子》、《荀子》和《非子》。
9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10、《孟子》、《庄子》的容多为论辩之辞,是争鸣风气盛行时典型的散文形式。前者的容以宣扬仁政为主;后者的主要容是主顺应自然,反对礼乐制度希望人类社会返朴归真。
11、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写物,不歌而诵。以汉赋为盛。汉赋按题材取向分为两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如《鹏鸟赋》、《吊屈原赋》;
另一类是铺排比为主的“体物大赋”,这一类是汉赋的主流。
12、唐诗的发展经过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以盛唐和中唐为主。
13、唐诗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首。
14、唐诗繁荣的原因: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们可以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