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溶解度教学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溶解度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czhenrgjiangh 2020/1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溶解度教学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溶解度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ﻩ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ﻩcai课件、实物投影仪。
ﻩ教学设计
ﻩ教学过程
ﻩ点评
ﻩ激趣设境,问题导入
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ﻩ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ﻩ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ﻩ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ﻩ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ﻩ①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②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ﻩ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ﻩ“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
ﻩ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
ﻩ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量”飞入片中)。
ﻩ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
ﻩ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
ﻩ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
ﻩ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
陌生物质,引发探究
ﻩ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如法炮制,小组探究。
全班展示,投影结论。
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ﻩ将熟悉物质转向陌生物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话锋一转,激发探究
ﻩ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ﻩ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
ﻩ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
ﻩ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
回归原温,静观其变。
ﻩ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