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学前儿童文学.pptx

格式:pptx   大小:5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前儿童文学.pptx

上传人:去大老虎呀 2020/12/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前儿童文学.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前儿童文学
一、童话故事名称
《小王子》 、 《丑小鸭》 、 《白雪公主》 、 《灰姑娘》
《鹅妈妈的故事》 、 《夏洛的网》 、 《时代广场的蟋蟀》
二、儿童故事名称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 《铁杵磨成针》 、 《谢谢你》
《李子核》 、 《云端掉下一只烤鸡来》
1
三、图画书名称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 《猜猜我有多爱你》 、 《母鸡萝 丝去散步》 、 《鼠小弟的小背心》 、 《爱心树》
四、一位童话作家
安徒生 、 格林兄弟 、 叶圣陶 、 贝洛 、 E﹒B 怀特、
五、图画书作家
佐野洋子 、 米切尔-恩德 、 莫尼克-弗利克斯 谢尔﹒希尔弗斯坦
六、熟悉的儿童诗人
乔羽(《让我们荡起双桨》) 、 韦苇 、 舒兰 、 张利生
2
七、儿童文学的范围: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八、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1、纯真----稚嫩、纯真、美好
体现为一种童真美,在作品中主要借助于人物的言行,心 理活动等表现,所以集中于在形象刻画表现纯真美。
2、稚拙----稚气、拙朴
在内容方面:借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 的稚气和憨态,表现儿童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
在形式方面:通过叙述方式和人物语言表现。
3、欢愉----幽默、滑稽、可笑 懂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构造欢愉的手段:幽默与夸张、滑稽与变形
4、变幻----幻想、荒诞、动态美
心理依据:儿童好动善于幻想,注意时间短
具体表现:富于幻想色彩,具有荒诞美,情节发展动态推 进,快速流动
5、质朴----简洁、朴素
3
质朴是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最本真的生命意
趣和形态。
九、儿童文学的作用:
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作用。
1、认识功能:儿童文学能让儿童读者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并 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2、教育功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 学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 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情感和影响。
3、审美功能:优秀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 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得到情操陶冶,培养了欣赏美,创 造美的能力。
4、娱乐功能: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 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十、解释“童话”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 式。
(书上: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 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现实、超现实和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 奇妙故事。)
4
十一、解释“儿童故事”
是以叙述生动引人的事件为主的,适合儿童读和听的作品。
(书上:指适合婴幼儿欣赏的、篇幅短小、情节单纯、语言浅 显的叙事性的文学作品。)
十二、解释“儿歌”
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 朗朗上口的短歌。
十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 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
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
1、摇篮曲: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 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儿歌。
特点:音调柔和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它的主旋
律。
2、游戏歌:配合幼儿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特点: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3、数数歌:将数字和形象结合,通过数数吟唱,以帮助儿童 认识数的儿歌
特点: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4、问答歌:通过设问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 道理的儿歌形式。
5
特点:有问有答。
5、绕口令:由一些双声叠韵或发音相近相同的字词组成,具 有简单意义和浓郁韵味的儿歌形式。
特点:P 23
6、连锁调:用顶真的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开头。 特点:随韵接合,易唱易记
7、颠倒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 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特点: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8、字头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儿歌形式。
特点:每句最后一个字几乎相同,一韵到底,语言亲切而 风趣,有很强的韵律感。
十四、童话的表现手法 :拟人、夸张、象征、颠倒
1、拟人----表现童话幻想的主要手段。童话的拟人应注意人性 和物性的自然结合。
2、夸张----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有意识的放大和强调, 从而突出其本质特点,以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在形象,情 节,环境的夸张表现出来。
3、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