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盐铁论.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盐铁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4/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盐铁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盐铁论盐铁论》引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 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人士相同, 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 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公元 1487 年(明朝成化二十三年)的涂祯刊本是较好的版本,现代的参考版本有郭沫若的《盐铁论读本》和王利器的《盐铁论校注》。成书背景汉武帝时为了掌握全国经济命脉, 从经济上加强封建中央集权, 抗御匈奴的军事侵扰,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推行了以桑弘羊为主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这些经济措施, 虽然适应了当时巩固西汉王朝政权的需要, 为西汉王朝奠立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 但是, 却也给农业生产、中小工商业和群众生活带来了某些不便与困难, 特别是剥夺了地方诸侯和富商大贾的既得利益, 因而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于是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公元前 81 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 60 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 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会上, 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至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在盐铁会议上, 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 讲道德, 说仁义, 反对“言利”, 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 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 重义而轻财”的信条, 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 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 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 主张“进本退末, 广利农业”, 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 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他们的重本抑末说, 实际上是要抑官营工商业, 而为私人工商业争取利权,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种方式。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 30 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 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1] 在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上, 贤良文学推崇董仲舒的新儒学, 经常引用《春秋繁露》的语言作为立论的根据。他们的经济思想亦大多承袭董氏,且更具保守和教条化。《盐铁论?本议》记文学说: 窃闻治人之道,防***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 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 末盛则本亏。末修则民***,本修则民悫( què ,音却,忠厚),民悫则财用足,足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这是贤良文学在盐铁会议上的第一次发言,即开宗明义反对与民争利、请罢盐铁等, 表明他们基本承袭董仲舒的思想。但他们围绕罢盐铁所阐述的理由, 却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