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新诈骗罪立案标准
    最新诈骗罪立案标准、诈骗、就是指用虚假手段、和不正当方法、骗取她人钱财、交诈骗。下面就有云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最新诈骗罪立案标准。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相关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要求》相关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标。在签署、推行协议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应予追诉:
,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
,诈骗所得归单位全部,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
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罪名。
刑法第224条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标,在签署、推行协议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它严重情节,处3年以上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尤其巨大或有其它尤其严重情节,处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以虚构单位或冒用她人名义签署协议;
(2)以伪造、变造、作废票据或其它虚假产权证实作担保;
(3)没有实际推行能力,以先推行小额协议或部分推行协议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署和推行协议;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它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本罪既能够由个人实施,也能够由单位实施,所以,只要单位或个人进行协议诈骗,骗取财物达成“数额较大”标准,就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单位或个人刑事责任。
立案标准第1种情形,“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应该立案追究。这关键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要求协议诈骗五种情形之一,诈骗她人财物累计数额达成5000元至2万元以上。
立案标准第2种情形,“单位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全部,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应该立案追究。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相关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要求》,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应予追诉:
,数额在1万元以上; 
,数额在5万元以上。
      最新诈骗罪立案标准、通常诈骗罪和偷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相关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要求》。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好了,知道,真烦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烦琐”其实是一个幸福。)
,没事?那挂了啊。(父母打电话,可能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她们用意,不要慌忙挂了电话!)
,别问了!(她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
,做又做不好。(部分她们已经力不能及事,我们因为关心而阻止,但不要这么让她们认为自己很无用。)
,早就过时了。(父母提议,可能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个回应方法?)
,你看,东西找全部找不到!(自己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老人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