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有资金:
自有资金企业的资金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所谓自有资金,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经常持有,可以自行支配 使用并毋须偿还的那部分资金。是与借入资金对称的。
自有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是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 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 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 程度。
资产负债率二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 100% (30^— 60%之间较正常)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 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
又称“酸性测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 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 期投资、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 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 应计入。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二(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
禾I」息保障倍数又叫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率。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 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 利润。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 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 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 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的作用
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 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 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 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 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利息保障倍数的运用
为了考察企业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 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 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 付能力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二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当年利息支出)—当年利息支出
资产净利率:
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 1元 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 资产运营越有效,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越高。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资产净利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资产净利率= 争利润/平均资产总额X 100%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12 。
销售净利率:
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