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

上传人:286919636 2016/4/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 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和艺术大师都无不重视兴趣在科学实践与艺术创作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于是, 我比较推崇如钟志源这样的雕塑艺术家。他在雕塑艺术道路上每向前走一步, 都与其对雕塑的浓厚兴趣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在通往雕塑艺术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有自信,越走越有成就感! 翻开钟志源的艺术履历, 我们可以发现, 他有着与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家不一样的发展轨迹……他深情地回忆道:其实,我也考过广州美术学院,只不过当时, 我考的是国画系, 而不是雕塑系。要知道, 我那时候是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一年, 由于文革的历史原因, 民间积压了大量的莘莘学子, 我与他们比起来, 肯定是竞争不过的, 而且最终的结果, 高考自然也就是名落孙山了。也许,我跟雕塑注定结下这不解之缘吧! 其实, 高考之前, 钟志源就已经通过熟人引荐, 成为了当时就已经很有名气的雕塑家唐大禧的学生。现在看来, 虽然当时没有一开始接触过雕塑,但是能跟雕塑家学****素描,打下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对于钟志源来说,也是弥足的珍贵! 因为要谋生的需要,随后 1978 年的国考,钟志源没有参加。同样, 就在这一年, 他做了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从学画国画改成学雕塑。“那段时间, 跟唐大禧老师接触了很多, 经常跑到唐老师在雕塑院的工作室里去玩玩看看。耳濡目染之下, 也吊起了我对学****雕塑的浓厚兴趣。唐老师见我对雕塑这么有兴趣, 也就因材施教, 把我往雕塑艺术这条路上带。”他说: “没有唐大禧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诲, 也就没有我钟志源的今天的成就。”那时候, 他白天要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晚上才开始对雕塑艺术的学****摸索, 每逢节假日, 他就把他自己所做泥塑头像和泥塑人体以及创作拿给唐大禧老师去点评。这样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几年下来, 虽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学院教育的他,俨然成为了在当时广州小有名气的“业余”雕塑家之一。 1983 年,钟志源采用敲铜板的雕塑创作方式,创作的浮雕《姑嫂》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 并获得优秀作品奖。这种敲铜板的技术方式才刚刚从前苏联引进, 在当时, 中国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掌握并将之运用在自己的雕塑创作上, 钟志源也可算是使用这一方式创作雕塑的广东第一人。从《姑嫂》这件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钟志源对于写实性雕塑技法的运用, 以及他对于铜板材质的兴趣与认知, 而这件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他这两方面的优势, 可谓恰到好处。他却谦虚地说道:“实际上我当时对敲铜板是一窍不通的, 一知半解的我就开始动手了,拿块铜板就去烧了。因为年轻时做过几年机修工的缘故,兴趣使然吧。”也许是, 在当时, 尝到了雕塑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甜头, 钟志源也就更加坚定了以金属材料为主的雕塑创作。在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特点与表面肌理效果的不同之后, 他明白了: 雕塑家的兴趣在于既要面对着眼中的大千世界, 也要面对手中的物质材料, 在痕迹中显现的是作为雕塑家对意识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态度与看法, 当雕塑家使用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题材和观念的时候, 技术和材质的同等重要, 也就摆在雕塑家们的面前……作品《笙韵》《戏浪》《芦苇荡》就是他巧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