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1 2020/12/1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人动手,装点绿色校园
者东镇中心校•科技辅导员
一、 方案的背景
随着物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
越强烈,追求高档化生活方式的步伐越迈越快。 而我们的一生中五分 之一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室内装饰、毒气排放、噪音危害、辐射污染 等都不时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作为一名 小学生,就应该从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 最为熟悉的校园环保问题入 手,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装点自己绿色的校园。
本活动方案立足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将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
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体会,在实 践中升华,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体验、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觉参与 装点绿色校园”行动,并通过校 园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影响社会,从而产生明显 的社会效果。
二、 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 活动对象:适用于3 ―― 6年级
2、 活动需求分析:
(1)探究环境问题符合新课标要求。设计并组织好研究性学习, 是教师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设计环境问题的探究活动,目的 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 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2) 环境教育可以提高环保意识。 小学阶段是实施环境教育、 提高受教育者环境意识的关键阶段, 而且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随着 对环境发生的多方面变化的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会得到不断发展, 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推动力量。
(3) 开发校本教材是课改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本方案是对统编教 材和大纲的补充、印证、丰富及发展,具有辅助统编教材的作用,对
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生存观、发展 观、树立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校园污染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其对我们学习生活质量 的危害。
(2 )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查找、搜 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 )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 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塑造 完美人格。
(2)引导学生形成关心人类自身生存环境,杜绝校园污染,保 护人类的生活环境,增强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 查,合作创新,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活动重、难点与创新点
走进校园,试验探究校园污染对我们生活质量的危害与影响, 因 地制宜设计未来绿色校园是本活动的重点。 通过分组调查活动,探究 学校污染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危害,是本活动的难点。
创新点在于独特新颖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和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 相结合,真正体现了 互动式” 探究式” 做中学”等前沿的教育 理念。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有机整合了科学课程的各项目标,采用 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不仅
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活动方案,也是对参与活动教师的简明培 训方案。
五、 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
装点绿色校园”活动方案,包含了 10个不同内容的活动,每一 个活动都有各自的活动分目标及通过活动获得的能力。 在活动中,以 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倡导探究性、实践性、社会 参与性、体验性,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采用搜集、调查、访问、交 流、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观察辨析、动手 操作、自主探索,更多地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六、 活动过程与步骤
召开活动实施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本次由我们3--6年级合作的 装点绿色校园”行动,目的在于通过调 查探究影响校园污染的主要因素,并引导学生寻找治理校园污染的有 效方法,意义在于把我们未来的校园装点成绿色环保的校园。 我相信
我们的同学会踊跃参与活动,禾U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现在的校园装点 成绿色校园。
划分小组,明确任务。3--6年级,我们依照班级把每班分成 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各完成一项调查任务。每个小组各推选一名组长, 由组长负责与小组成员协商,拟定各小组调查任务的现状,明确调查 内容。
活动时间安排。确定好各小组活动任务后,由每个调查小组 组长负责,围绕调查任务,设计调查内容。我们将利用每个星期三第 六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座谈走访,网络搜寻等方式完 成调查任务,及时做好调查记录,并写出调查心得或小论文。第十周 后,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相互交流各组调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