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6/4/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 ( 2013 ) 06-0287-0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获得社会规定性并发展自己的思想品德。而生活世界则是将“人”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的纽带, 人在生活世界中生成属于人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世界中才能发展人的主体性及提升人的思想品德。一旦离开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走向虚无, 这是导致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雪忠事件正是其价值危机的表征。一、离开生活――危机所在 2011 年5 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雪忠致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建议教育部取消大学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 并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从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中去除。这一事件提出了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国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冷漠与嘲讽缘何而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如何,是否被人们所认同? 1844 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 1902 年3 月,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说: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各国的历史都证明: 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 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理论教育需要灌输方法的支撑,现在问题不是我们需不需要灌输,而是该如何灌输。那么目前是什么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危机呢?在张雪忠的新浪微博、天涯社区等等网络空间里, 同意并大肆鼓吹其反抗思想禁锢的言论铺天盖地而来, 他的追随者, 除了律师、记者, 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是在校大学生, 是受教育者。学生麦香菇称:“支持张雪忠教授! 废除思想政治, 解放思想!”单纯欢欢说:“张雪忠老师是我努力的方向, 邪教总有一天会被击溃, 相信那天的到来!”这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跟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关, 只是利益相关者为了稳定人心, 为了“洗脑”的措施罢了。可以发现,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剥离了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 仅仅强调理性知识的价值, 纯粹的理论说教和空泛的讲解使得学生在主观上不能吸收、消化这些内容, 不能获得主观上的真实感受。这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危机的重要原因。二、源于生活――内容所在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存的需要以及人们交往和生产空间的狭隘性, 道德教育往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阶级的形成和道德的分化, 特别是工业文明进程的大力推进,使得工具理性大行其道,思想政治教育才慢慢远离现实生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于 20 世纪 90 年代引入生活世界这一概念, 并成为近些年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 它反映的正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危机。为什么生活世界的缺失会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20 世纪以来,科技理性充斥着人们的思维,在社会上引起了高度的异化问题。从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下的生活世界, 到维特根斯坦作为非主题知识中心的“生活形式”, 从海德格尔现在的、已然的日常生活,再到集大成者哈贝马斯与交往行为相辅相成的生活世界,西方哲学界由此兴起了生活世界理论的高潮。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