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呼伦贝尔市 2015 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呼伦贝尔市委、政府关于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工程建设步伐,让更多的农牧民得到实惠,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自治区“ 8337 ”发展思路,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整合资源, 协同推进,确保如期优质高效完成 2015 年各项建设任务。(二)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协调联动。各级政府在发挥组织领导、政策制定、规划设计、资金保障等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发扬民主, 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2. 规划引领,科学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生态移民等规划有机衔接,在规划的引领下,科学组织实施,推动农牧林垦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升、人口的有序转移、要素的适度集聚和村庄的合理布局。 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农牧林垦区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 缺什么补什么,建一处成一处,并确保群众长期受益。 4. 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在整体推进面上建设的同时, 突出抓好示范嘎查村(场队,以下简称嘎查村)建设,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优先实施城镇周边、景区周围、干道两侧等中心村镇,然后再梯次推进其他区域。二、工程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及资金筹集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共涉及 1207 个嘎查村。其中: 12个旗市区 834 个嘎查村(农区 633 个、牧区 201 个)、 284 个农垦生产队、 89个林场。在 2014 年实现“十个全覆盖”嘎查村 424 个,占三年总任务 35% 的基础上, 2015 年我市计划当年实现“十个全覆盖”嘎查村 543 个,占三年总任务的 45% 。集中打造 50 个市级示范嘎查村,实现规划科学合理、覆盖要素全面,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其余嘎查村分阶段建成达标嘎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201 5年全市计划投资 22098 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906 6 万元(市本级垫付 2524 万元),占 9%;自治区投资 52917 万元(市本级垫付 10912 万元),占 24% ;市本级配套 30834 万元(市本级超调 478 8万元,打造示范嘎查村市本级以奖代补资金 1000 0 万元),占 14% ;旗市区配套 22006 万元,占 10% ;群众自筹 9186 7 万元,占 41% ;银行贷款 4299 万元,占 2%。(一)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 :相关旗市区政府为项目建设及责任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市住建委负责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建设工期: 7—9月目标任务:完成 5000 户农牧民危房改造任务。资金筹集:计划投资 30000 万元。其中,中央投入 375 0 万元,自治区投入 5347 万元,市本级投入 135 万元,旗市区投入 135 万元,群众自筹 20634 万元。 :海拉尔农垦、大兴安岭农垦、市林业局为项目建设及责任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市发改委负责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建设工期: 7—9月目标任务:完成 5436 户垦区、林区群众危房改造任务。资金筹集:计划投资 51785 万元。其中,中央投入 491 1 万元(市本级垫付 2205 万元),自治区投入 3296 万元(市本级垫付 1470 万元),群众自筹 43578 万元。(二)安全饮水工程责任单位:相关旗市区政府、海拉尔农垦集团、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地方林业六局为项目建设及责任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市水利局负责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建设工期: 4— 11月目标任务:通过安装自来水、实施供水基本井、筒井、单户水处理设施等多种方式,解决 136504 农牧民和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资金筹集:计划投资 22613 万元。其中,中央投入 709 8 万元,自治区投入 9276 万元,市本级投入 3119 万元,旗市区投入 2941 万元,自筹 179 万元。(三)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责任单位:相关旗市区政府、海拉尔农垦集团、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地方林业六局为项目建设及责任主体,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市交通局负责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建设工期: 5— 10月目标任务:完成 1303 公里街巷硬化任务。资金筹集:计划投资 8470 8万元。其中,自治区投入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