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蒙古通辽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25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请在答题卡上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zhǐ) 跛足(bǒ) 贮藏(zhù) 功勋(xūn)
(qǐ) 嘈杂(cáo) 装订(dìnɡ) 诤友(zhènɡ)
(qí) 顷刻(qǐng) 逮捕(dài) 辐射(fǔ)
D.憎恶(zēnɡ) 混合(hùn) 惩罚(chénɡ) 披糜(mǐ)
2. 下列词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A。书声朗朗一泻千里销声匿迹忘乎所以
B.两全齐美一张一弛无可质疑勇往直前
D。挺而走险月明风轻红妆素裹仗义直言
3.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无误的一组是
A。杨国忠因其妹妹杨玉环得宠而权倾朝野,在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真可谓一言九鼎.
,把同学们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D.《三国演义》中“蒋干中计”一节,为我们塑造了蒋干这个胸无城府的草包形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区各小学举行远足活动,纪念“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B。由于青壮年劳力都到城市打工,通辽市的小麦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C.我们在学习上所缺乏的:一是勤奋不够,二是方法不当。
《时间都去哪儿了》让许多中老年人感慨不已,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了。
5. 标点使用无误的一组是
A。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B。 通辽美食有哪些?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什么手把肉、牛肉干、奶豆腐……。
C。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D.《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6.名著内容解读无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文字,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如“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我和少年闰土成为好朋友”。
B。《水浒》采用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为那些所谓的“造反者”树碑立传,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和“替天行道"的主题,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的是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他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D.《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