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您下载的文件来自瑾讲人生感悟作者: 徐志远蕾蕾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1) 南怀瑾人生感悟一:“曲”者生存,难得糊涂,念好千变万化处世经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个宇宙是曲线的,是圆周形的;在这物理世界,没有一样事物是直线的,都是圆的。所谓的“直”,也是把圆切断拉开而形成的,是曲线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说, 宇宙万物, 都是曲线的。因此他说:“曲成万物, 曲则全, 为人处事, 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 只此一转, 便事事大吉了。”因此, 处世要讲艺术, 要讲求曲线的美。换句话说, 人生在世,“曲者生存”。在这里,曲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比如:柔和、变通、圆融、灵活、弹性、应变、适应、隐藏、低调、退让、适度妥协、礼让、留有余地抓住一个“曲”字,便可念好这本千变万化的“处世经”。大师知行录南怀瑾说:老子把我们老祖宗传统文化的原则抓住,指出做人处世与自利利人之道“曲则全”。为人处事,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便事事大吉了。南怀瑾认为,处世不要走直路,走弯路才能全,处理事情转个弯就成功了。比如说小孩玩火,直接责骂干涉,小孩跑了,但用方法转个弯,拿一个玩具给他,便不玩火了。这就是“曲则全”的妙处。南怀瑾有个朋友叫侯承业,心直口快,常因直言批评别人而得罪人。有一次,当办公室没有其他人时,南怀瑾便请他进来,写了两句话送给他:“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然后他接着说:“你同富士( 指侯承业的妻子王富士) 最大的不同点是, 富士做每件事情的出发点是为别人好,去帮助别人,就是她批评或指责了别人,别人还是心存感谢。而你呢,虽然最后目标是一样,也做了好事,但出发点不同,你是认为别人做不好,所以你一定要做好,你是不服气, 所以你做起来很辛苦。你可称是儒家所谓的中流砥柱。而富士是道家所谓的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势,知其力,用其势。”侯承业认为南怀瑾这几句话,指出了他一生最大的毛病,是非常中肯的。因此,他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批评。大师智慧活学活用在上面这个故事里,南怀瑾先生实际上是用了“婉转批评”的“曲线”法则。他选择在办公室无人的时候与侯承业面谈,并在谈话中,将他与其妻在批评别人时的不同出发点及方式进行比较,含蓄地指出了他因直言而得罪他人的缺点,听上去没有一句批评之语,却句句中肯, 句句入耳,因此侯承业才能够愉快地接受。南怀瑾先生只稍稍转了弯,就一下子达到了批评的目的,真可谓“以曲求全”、“以曲求直”。几何学上说:空间上最短的距离是直线距离。不过,在人世间处世,最短的距离却不是直线的距离,而是曲线的距离。因为“曲”,则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曲”,许多事更容易达成。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为人处世, 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 只此一转, 便事事大吉。”如果把他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处世要讲艺术,即要讲求婉转的美。“曲全、枉直、洼盈、敝新。”老子数语点破处世精髓, 深得南怀瑾先生推崇。不错, 人世间很多事情,思路一转,变直为曲后,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以言谈为例,善于言辞之人,讲话婉转而圆满,既可达到目的,又能皆大欢喜。“曲”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比如:柔和、变通、圆融、灵活、弹性、应变、适应、隐藏、低调、退让、适度妥协、忍辱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实际上是为了不折断正直。有时候,适当的弯曲是一种理智。弯曲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弯曲不是毁灭,而是为了退一步的海阔天空,是为了让生命锻炼得更坚强。弯曲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人世之旅,坎坷多多,难免直面矮檐,遭遇逼仄。弯曲,就是在生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 效仿雪松柔韧的品格,适时适度地低一下头,躬一下腰,抖落多余的沉重,以求走出屋檐而步入华堂,避开逼仄而迈向辽阔。唯有如此,人生之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2) 旅方可伸缩自如,游刃有余,步履稳健,一路好走。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智慧。首先要适应现实(1) 大师知行录南怀瑾说:一般人都知道,生命活着要有用处,有价值。其实啊,人生的价值,自己觉得没有用的, 最有用; 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活一辈子就好了, 这是庄子的结论。看起来非常消极, 对于社会、世界、人生是讽刺的; 实际上, 他一点都不讽刺, 只是告诉我们四个字:“世路难行”。世间这一条道路, 很难走的; 生命要很有价值, 自己处理生命要很有艺术; 要懂得在哪个环境, 应该要怎么样做。如果不晓得自处,会招来侮辱,招来伤害。这些过去历史上的人物,也不错啊!为什么呢?有理想,有抱负,尚未得志时,不妨在个性上将就别人一点, 先取得别人的信任, 肯与你合作以后, 才慢慢地引导他们走上大道:“先合作,然后引之大道。”那也是一种处世的办法啊! 南怀瑾所谓“要懂得在哪个环境, 应该要怎么样做”以及“先合作, 然后引之大道”, 简而言之就是“先适应,后改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