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解读.ppt

格式:ppt   大小:4,804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解读.ppt

上传人:柯 2020/12/21 文件大小:4.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解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以心
80
精以行
劳动关系法务一政策篇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三》解读
与劳动争议焦点问题探讨
瑞海企管
社会和谐篇
司三背景及各地动态
瑞海企管
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1、努力做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并重。我国社会
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矛盾本质上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体和利益
共同体,具有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相对差异性。在审理劳动争议
纠纷案件时,既要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努力做
到双方互利共赢,对于在当前形势下妥善处理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2、积极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要尽量维护
劳动合同的效力,慎重简单使用解除劳动合同的方法来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
既要鼓励、规范企业自觉履行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又要倡导职工理解企业确因
经济困难所采取的合理应对行为。要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协商通过缩短工时、轮
岗培训、暂时放假、协商薪酬等多种措施,有效稳定劳动关系。
3、准确把握法律法规与国家相关政策。在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不仅要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还要充分考虑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方针
政策。要全面、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原意和宗旨
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服务大局、应对危机的职能作用。对于历史遗留的劳
动问题,要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处理
瑞海企管
用工政策应时出台调整
劳动法
司法解释一(2001)14号
劳动合同法
司法解释二(2006)6号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沪高法22条(2009)73号
3各地劳动合同条例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
湖南、北京、武汉裁审规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统一劳动争议截判尺度法释(20102号
瑞海企管
高院解释与各地裁审规定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1]1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法释(2006)6号
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法发(2009)4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法释(2010)12号
关于劳动争议纠纷若干程序问题的意见沪高法[2008]181号
《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沪高法[2009]73号
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若干问题处理指导意见(上海2010)
瑞海企管
高院解释与各地裁审规定参考
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广东)
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纪要(武汉)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三、关于劳动争议、人事争议案件中若干
问题的处理)
江苏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苏高法审委[2009]47号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北京市高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关于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天津)
瑞海企管
司三出台的背景
全国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突飞猛进地增长,呈现出数量膨胀化、内
容复杂化、区间多样化、诉讼群体化和难度增大化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根
据立法的变化,及时制定新的司法解释。出台这部司法解释的意义
、便于广大劳动者准确理解法律规定,促进依法维权
、便于各级人民法院准确掌握司法尺度,促进司法公正;
三、便于规范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处理程序,促进裁审衔接;
四、便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准确理解法律规定!!!
瑞海企管
司三社保篇
社会保险的维权途径分析
2、上海综保转社保争议处理
3、工伤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原则
4、社会保险法草案的罚则
5、上海社会保险改革动态
瑞海企管
工资约定包含社保
1、被告制作“关于张某社会保险费缴纳的相关事宜说明及约定”(以下筒称“说明”)
,内载:2000年9月,公司录用张某,公司与其约定月薪(含收入和社保费)1,500元
2000年9月~2007年4月社保费全部由其个人办理和承担,公司不承担任何费用。
2、本院认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劳资双方
都不能推卸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定义务。在员工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