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一、 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热效应)
二、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 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mol/L 盐酸、 mol/L NaOH 溶液。
三、 实验步骤
1 •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 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 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 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 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 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NaOH溶液一次(防止造成热量损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用一个量筒量取 ,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 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 50mL mol/L 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
4 •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 失)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 记为终止温度,记入表格中。
•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温度
实验次数
实验起始温度t〃C
终止温度
t2/ C
温度差
(t2-t 1)
/ C
HCL
NaOH
平均值
1
3
2
30
29
3
3
3
四、实验数据处理
1、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计算依据。
起始温度t〃C
终止温度t 2/C
温度差(t 2-t 1) / C
3
3、计算反应热
Q =mcA t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A t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Q= (V酸p酸+ V碱p碱)・c • (t2 — 11)
V酸=V碱=50 mL p 酸=卩碱=1 g/cm3 c = J/ (g ・C)
Q= (t2 — 11) kJ
生成 1molH2O时的反应热为: △ H=- (t2— 1 1) /= kJ/mol
c 酸= mol/L c 碱= mol/L
五、实验分析
1中和热与反应热的区别与联系?
答:它们都是指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但中和热仅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水时
的反应热。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所放出的热量都叫反应热,但却不一定是中和热。
2、 本实验中若把 50 mL mol/L 的盐酸改为50 mL mol/L 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 什么?
答:会有所变化。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时要吸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
3、 若改用100 m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