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泸州市三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泸州市三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泸州市三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经泸州市规划建设局组织对《泸州市“三区”(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单位招标比选,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获得中选。项目组于2009年1月中旬进行现场踏勘、走访、座谈,收集基础资料和调查,进行方案分析研究,提出初步方案,并于2009年6月12日向市规划建设局和市有关部门汇报征求意见。经过方案调整、修改和深化、完善,完成正式方案,包括:
1、规划文本
2、规划说明书
3、规划图纸
01区位关系图
02城乡现状图
03土地利用现状图
04城乡居民点现状图
05基础设施现状图
06地形地貌分析图
07产业现状分布图
08空间结构规划图(一)
09空间结构规划图(二)
10农业布局规划图
11工业布局规划图
12旅游布局规划图13用地布局规划图
14道路交通规划图
15骨干路网形态图
16公交系统规划图
17村庄政策分区图
18新农村规划指引图
19新市镇规划指引图(一)
20新市镇规划指引图(二)
21景观风貌规划结构图
22景观风貌规划指引图
23空间管制规划图
24城镇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25新农村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26电力规划图
27给水排水规划图
28燃气规划图
29生态及防灾规划图
经泸州市规划建设局组织对《泸州市“三区”(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单位招标比选,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获得中选。项目组于2009年1月中旬进行现场踏勘、走访、座谈,收集基础资料和调查,进行方案分析研究,提出初步方案,并于2009年6月12日向市规划建设局和市有关部门汇报征求意见。经过方案调整、修改和深化、完善,完成正式方案,包括:
1、规划文本
2、规划说明书
3、规划图纸
01区位关系图
02城乡现状图
03土地利用现状图
04城乡居民点现状图
05基础设施现状图
06地形地貌分析图
07产业现状分布图
08空间结构规划图(一)
09空间结构规划图(二)
10农业布局规划图
11工业布局规划图
12旅游布局规划图
13用地布局规划图
14道路交通规划图
15骨干路网形态图
16公交系统规划图
17村庄政策分区图
18新农村规划指引图
19新市镇规划指引图(一)
20新市镇规划指引图(二)
21景观风貌规划结构图
22景观风貌规划指引图
23空间管制规划图
24城镇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25新农村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26电力规划图
27给水排水规划图
28燃气规划图
29生态及防灾规划图
研究框架
解读篇
战略篇
规划篇
实施篇
行动计划
第一篇 解读篇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背景
城乡统筹发展是党中央在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判断,并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后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并将成都和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泸州市也不例外。但以泸州主城区为核心的江阳、龙马潭和纳溪三区首先更有条件和有基础,也迫切需要率先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试点。
泸州城市为多组团城市,组团相对分散,并且城乡穿插。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泸州城市正向区域都市发展,为了统筹泸州都市区域和城乡之间功能、资源、空间、环境、设施等问题,需要从全域的角度来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
新的城乡规划法要求改变长期以来重城轻乡的规划思想,遵循城乡统筹发展和合理布局,对城乡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目前,浙江、山东、海南、成都等多个城市已探索实施城乡总体规划和全域规划。
二、概念解读
1、城乡统筹规划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一规划,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把城市与乡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资源、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按效率原则公平地配置资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形成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互为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的城乡互补、互融,从而使整个城乡区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3、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新战略和新手段,是全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其目的就是要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关系,从机制和制度上使城乡统一起来置于同一层次上平等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协调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从而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与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战略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也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