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12 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 1913 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是背后原凶。孙中山领导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由于实力不足, “二次革命”旋即失败。孙中山被通缉,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寻求援助。 1914 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并两次发表讨袁宣言。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重回中国。 1917 年,北京政府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号召国会议员一起到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桂、滇系军阀控制, 1918 年桂、滇各系控制国会改组护法政府,孙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职。自陈炯明兵变后,孙中山开始考虑与共产党合作的可能。 1923 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 正式讨论与共产党合作。孙中山力主军事北伐,最终与主张“联省自治”的陈炯明产生激烈冲突。 1922 年6月, 陈炯明发难,爆发炮击总统府事件,孙中山逃到上海。 1920 年,陈炯明成功击退盘踞广州一带的桂、滇系,请孙中山重回广州。 1919 年 10 月,孙中山改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一、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二、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 地点: 校长: 政治部主任: 办学特点: 意义: 1924 、5广州黄埔蒋介石三、北伐战争周恩来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1、目的、讨伐对象、主战场、主要战役 2、胜利进军及原因 3、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 年)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 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①主要战场: ②主要战役: 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5、国民革命的失败: ( 1927 年4月 12 日) ( 1927 年7月 15 日) 标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1924 1924 年年1 1月国民党月国民党““一大一大””在广州召开在广州召开(改组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主要内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即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不懈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自己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孙中山曾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 “大家来到这所学校,不仅要知道怎么放枪, 更要知道枪朝什么地方放。” 1924 年5月至 1927 年7月,黄埔军校招收了六期学生共 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