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6/5/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我国对外贸易条件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据海关统计。2005 年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 万亿美元,是1980 年的 ,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 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的是,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据测算,与 1995 年相比,2004 年贸易条件下降了近 35%。具体的说,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表现在: 1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地位仍然处于低端在国际分中,各国的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沿着资源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熟练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研发和技术密集型的阶梯由低到高进行升级。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渐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仍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只能出口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的商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因此为众多企业所看中,因此,相对比较而言,势必处于所谓的竞争优势的低端。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产品技术换代周期长,对品牌认同律认识不够重视,在技术发展时,没有可替代的产品等影响,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就是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2 、我国外贸出口发展畸形,出现了增量不增价据中国《海关统计》,我国 2002 年约 70% 的产品出口额增长幅度不及出口量增长幅度,约20% 的产品出口额增幅高于出口量增幅,余下的基本持平。2003 年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都有显著增长,扭转了 2002 年量增价减的趋势,出现出口量增加、出口单价提升的情况。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从境外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在境内加工后销往境外,所以,出口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进口价格上涨引致的。但资料显示出口价格的上涨落后于进口价格上涨,表明了我国的贸易条件并未随着出口价格的提高而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此外, 2003 年还有少数产品的价格出现下降,量增价减的情况并没有改观。 3 、相关法律处于滞后状态法律是作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我国的法律制定方面还处于滞后状态,特别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地方保护主义法、反倾销法等方面,还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在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我国政府也未能及时地提供相关的国际规则说明、技术要求解释、市场价格咨询等服务。当然,我国外贸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也存在严重缺陷:企业往往不重产品技术更新、管理体制创新,片面强调出口数量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产品质量,在缺乏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的保证下、在传统的“薄利多销”观念指引下就盲目进入国际市场。这一切均阻碍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当前,由于我国的贸易产品充斥着全世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服装、鞋帽等产品,难免引起某些国家相关制造商的极度恐慌,尽管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然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毕竟,我们在各种市场准入面前已经吃了大亏, 各国对于中国的产品已经如临大敌。同时,在各种贸易的制裁,以及反倾销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吃了太多太多的亏,因此,我国对于相关的法律的制定要全面, 否则,会是我们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对于我国的企业是十分不利的。 4 、各种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中介咨询机构等机构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由于我国的相关体制不健全,我们国家的企业在获得各种信息时的反馈也很慢,而且不论是手段还是渠道也很有限。本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