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期货与期权-课程期末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期货与期权-课程期末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期货与期权-课程期末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期货市场随着发展去了。本文通过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 发现我国期货市场的优缺点, 进而分析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经济运行中, 其功能讲进一步得到发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本文将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关键词: 中国期货市场;期货市场现状;期货市场发展趋势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市场行为主体利用期货市场回避生产经营性风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与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世界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相比, 中国期货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我国期货市场产生较晚,随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开放而起。中国期货市场发展 10 余年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1990 — 1993 年。 1990 年 10月 12 日由原商业部和河南省政府开办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 开启了期货市场之门, 引进了期货交易机制。紧接着 1991 年6月 10 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到了 1993 年3 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初步形成阶段。(二) 治理与整顿阶段: 经过 1995 年和 1998 年两次达 7 年的清理整顿工作后, 1999 年底期货交易所最终确认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和郑州期货交易所三家全国性的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减少至 10 个, 2500 家期货经济公司压缩至 175 家。 1999 年6月《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办法出台, 使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步入正轨。(三)规范与发展阶段: 2000 年— 2010 年。 2000 年 12月 19 日中国期货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期货业正式成为一个具有自律管理功能的有机整体。至此, 我国期货市场主体结构趋向完善。 2001 年“稳定发展期货市场”被写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国期货市场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截止 2010 年底,中国期货市场上市交易品种总 23 个。总体看,这期间期货行业结构得到优化,我国期货市场处于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时期。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是: (一)保证金制度——任何交易者都必须按其所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 5%-10% 交纳保证金,作为履行合约的财力保障。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准备金两部分。保证金制度体现了“杠杆效应”,同时也成为交易所控制期货交易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二)每日结算制度——每日交易结算结束后, 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 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同时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中国期货市场已经是全球二大期货市场,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在全球影响越来越大,铜、玉米、大豆、小麦等期货价格,日益成为影响国际价格的重要因素。在成功抵御金融海啸带来的重大系统风险挑战后, 中国期货业发展已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步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国内期货交易规模年增长率超过 50% ,超过国际市场 20% 的增长率。其中大商所已连续五年居国际前 10位。目前, 大连、上海、郑州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