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由陶源明开创的田园诗通过描写田园风光表达隐逸情怀,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描写山水之胜抒发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田园诗山与水诗在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分道而行, 到唐初王绩开始合流。至初唐之交,描写山水别业的风尚盛行于朝野,沈宋、吴越诗人在山水诗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已为盛唐山水田园诗开了先河。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作者介绍他既有魏晋名流清朗潇散的风神仪表, 又追慕陶源明躬耕田园的高尚情操, 同时也怀有盛唐大多数终生不达的失意文人共同的精神面貌。他的田园诗侧重描写隐居的种种高雅生活和闲情逸致。他的山水诗注意对生活的领悟, 不雕琢,浑然而就,创造出许多清空的意境。艺术上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 以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的风格。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移舟”指移动小船; “泊”指停泊夜宿; “烟渚”指烟雾朦胧的小洲。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日暮”即黄昏时分; “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第二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第四句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这首诗是诗人南游吴越时写的,统摄全诗内容的是哪一个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诗文?全诗的诗眼是“愁”字。?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备。?“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黄昏时分。“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野旷天低树”是“日暮”泊舟所见;原野空旷,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的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空旷的原野使人孤寂?“江清月近人”,表明时已夜晚,明月在天,倒影在水中, 诗人于船上俯视江水,看见月亮是如此之近,这情景让诗人感到冷清。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注释: 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面阴岭:终南山的北面林表:树梢霁色:雨雪初晴的阳光?这首诗写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 并预感到城日暮,将更加寒冷。?前两句写在长安眺望终南山,看到它的北面山形秀美,积雪高高覆盖在上面,如同漂浮在云端。?后两句中, “林表明霁色”,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城中增暮寒”,临黄昏, “日暮天寒”非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