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十四节气谚语之处暑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湿打黍。
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三伏贴,是一个膏药,如银行卡大小,通常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部分特定部位上,据信能够诊疗预防冬天发作的一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一样的疾病,通常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一样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早不摘花,午不收豆。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棉桃碰着腿,酒壶不离嘴。
花收暖,麦收寒。
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不归家。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经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所以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因为春季为万物生发的开始,阳气发越的季节,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因此,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绿肥盛花期,压青正适宜。
绿肥压三年,薄地变良田。
处暑长薯。
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
秋好在管,麦好在种。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台州: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根据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百分比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吨,船内载多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番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输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即,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大家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爱吃鸡粥,谓能补阳。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
七月半,栽早蒜。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七芫,八菠。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处暑拔麻摘老瓜。
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珠阴到根。
黍子春玉米,收完快耕地。
早耕如上粪,歇地如歇马。
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秋田耕得早,消亡虫和草。
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
枣树拔地轻,适合搞间种。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立冬期间,汉族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