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戏曲文化论文-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戏曲文化论文-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doc

上传人:119060444 2016/5/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戏曲文化论文-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德行与读书活动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名称: 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兴趣小组: 素质拓展和兴趣小组学生姓名: 单正涛专业班级: 自动化 10102 完成时间: 2011/12/7 小组成员: 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目录摘要………………………………………………………………………………… 2 第一章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3 什么是戏曲文化………………………………………………………… 3 戏曲文化的种类………………………………………………………… 3 戏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3 中国的戏曲文化和外国的舞台剧有和区别…………………………… 4 第二章对戏曲文化的思考………………………………………………… 4 戏曲文化的文化功能…………………………………………………… 4 戏曲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4 现代传媒对戏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5 2..2 如何将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6 第三章中国戏曲文化的特点和主要代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表……………………………… 83 .1 戏曲文化的特点…………………………………………………………… 8 主要代表—京剧…………………………………………………………… 9 第四章中国戏曲文化对社会的意义和个人学习的影响………… 10 4. 1 中国各大戏曲代表作和对社会产生的意义………………………… 11 戏曲文化对我个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11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致谢……………………………………………………………………………… 13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传统典型代表的戏曲,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媒介化和视觉化也产生了戏曲舞台演出、戏曲电视、戏曲电影、网络戏曲 flash 等不同的戏曲媒介形态,这些戏曲媒介形态的共存和农村观众的戏曲审美和文化创造有着深层的联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这篇论文从戏曲文化的种类、起源和发展以及与外国的舞台剧作比较等方面来对中国戏曲文化做初步的介绍,粗略的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对戏曲文化的影响和戏曲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和潜在影响能力。为什么戏曲文化能久经不衰?在其他几大文明古国逐渐衰落后却依然传承?本论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戏曲的由来和发展经历;第二章则讲述了戏曲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功能;第三章则概括了戏曲的特点和以京剧为代表的相关信息;第四章阐述了戏曲文化对社会产生的意义和对学生的影响。关键词: 戏曲文化文化功能现代传媒戏曲特点戏曲代表人物代表社会意义个人影响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第一章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什么是戏曲文化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中国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 戏曲文化的种类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戏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说唱、滑稽中产生的。(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萌芽状态的戏剧。(二)唐代(中后期) ——戏曲的青春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的“诸宫调”,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