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经济贸易领域。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篇1:当当网 走自己的路才是对的路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经济贸易领域。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当当网 走自己的路才是对的路
借用小沈阳一句话来形容上市初期当当网与麦考林的状况,那绝对是"一样儿一样儿的"。2010年刚上市的当当盈利1480万人民币,收益还算是不错。但接下来的两年却陷入了连续的亏损状态。
但说到亏损的原因,当当与麦考林却是截然不同。
IPO后的当当立即开始执行转型预案,力图从单一的"书商"转变成"网上超市"。但悲剧的是,转型转到一半,却遭遇了一场飞来横祸。电商的"烧钱大战"战火开始蔓延,当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先是血拼电商3C大战,后又被拖入电商图书价格战。图书降价导致毛利润率骤降,而当时当当的主要盈利渠道便是图书产品。销售品类单一,缺乏纵深防御,没有开放平台支撑盈利,使当当步步艰难。"转型 价格战"的双重压力,让当当网经历了一段相当痛苦的转型期。
但好在,当当坚持了转型的基调,同时走出了一条精细化经营的路子,其实说白了就是精打细算,会过日子。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引进来"比较好理解,就是向第三方商家或平台开放其当当网的流量,这是借鉴了天猫商城的作法。而"走出去"却需要勇气,作为B2C第五把交椅的当当网放弃尊严,跑到腾讯拍拍、淘宝网上开店。当当网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一种变向的获取用户的方法,其对财务最直接贡献应是销售费用的减少。
2013年,转型的当当终于迎来曙光,自2012年Q4季度百货营收首次超过图书之后,2013年当当网图书、服装、母婴"三驾马车"都表现出强劲势头。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低毛利的自营百货得到优化,转化率升至全行业第一,自10年后首次实现了盈利。如今的当当呈现出一派大好势头。
尽管如今当当10美元的股价大大低于16美元的发行价,市值也大幅度缩水,但当当转型正在逐步深入,今日的当当规模是当年上市时的5倍,有着更强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但资本市场自有它的逻辑,当当也有着客单价的致命伤,而我们智能期待当当继续走自己的路,拿出持续超出资本市场预期的财报数据,来证明他们判断错误了!
篇2:唯品会 流血上市,屌丝逆袭
短短两年,50倍的身价增长,这不是屌丝逆袭是什么?
从当年的流血破发上市,到现如今市值百亿,不得不说,唯品会是一家有实力并且被上天眷顾的公司。
笔者是通过女友首次得知了唯品会这家公司,此后,更被其强大的客户黏性以及超高的用户重复购买率所震惊(说多了都是泪)。不得不说,这家公司定位极准。主攻二三线城市,卖的产品也是二三线的时尚品牌。二三线城市的好处就在于,众多消费者对品牌知识了解不够,有一定消费实力,但苦于没有买时尚品牌的渠道。而二三线品牌的竞争非常剧烈,库存压力大,实体店促销成本高,所以可以给出电商的折扣也多。这是唯品会立身的基础。
当然还有许多的企业也在销售与唯品会类似的产品,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