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doc

上传人:sssmppp 2021/1/7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以荆州市为例
第一章: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及其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 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在某特定区域 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 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
、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
条件制约性。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制约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对产业的类型 和演化的影响。
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不同地区或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 业结构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 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是内容与形 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问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上得以 统一
多样性。区域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
开放性。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与区外不断 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
第二章:产业的划分
一、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
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
下儿种: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屮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 I •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5 .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i、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分类标准:以产殆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
内容:
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來满足社会生产消费 的需要)
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 要)
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 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
ii、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
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 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
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 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
费希尔在为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 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 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屮,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 了理论分析。
iii、 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屮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划分标准: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屮对资源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 的差异
、内容:
1 •资源密集型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牛产要索屮劳动 占有突出比重(纺织、服 务)。
3•资本密集型产业:/III:钢铁、汽车、机器制造
4•知识密集型产业:又称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以知识的牛产和传播为主体的 产业,如北大方正,科技一条街
优点:有利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耍素的组合在产业Z间进行比较、判断 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产业之间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开等
、缺点:各种产业类型的划分范围不容易界定
iv、 产业地位分类法
•划分标准:以产业在国民经济屮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
•内容:
①、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屮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
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②、瓶颈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屮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提儿己严重制约其他 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
、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屮占较大比例的产业
、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屮处于迅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 支撑作用的产业
、先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屮关系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 先行发展而又能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3•优点:有利于研究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制定和关产业 政策和进行相关产业管理,促进产业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4•缺点:过度强调产业之间的横向地位问题,容易忽视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 和产业群的培育与形成
二、荆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i、纵向比较:荆州市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构成发生了比
较大的变化
1、总体而言,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序列结构由2006年的12. 9:
41. 0: 46. 1 变动为 2007 年的 17. 9: 50. 7: ,变动为 2008 年的 18. 2: 45. 8: ,其屮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较大。
2、 第一产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