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班主题活动《我的故事》活动反思
泰州市儿童教育实验中心 仲小春
《我的故事》这一主题主要让幼儿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感知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的、独特的个体,懂得“我”与周围人的密切联系。幼儿通过主题的学习,对独特的“我”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自己的属相及爱好,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意识,从而接纳、肯定、喜欢自己。主题活动的积极开展,孩子们知道自己在渐渐长大,自己的身体、外貌、生活、学习能力都在变化,培养他们喜爱自己的情感,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特长。
活动中,我主要从“认识、了解自己——说说、画画自己——感知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三个环节入手。以“认识、了解自己”为核心,通过收集不同时期的衣服、用品、照片、录像片、出生时的宝宝卡等资料、总结分享活动,如“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歌曲欣赏活动,如“我是人”来加深幼儿对自己认识与了解;通过谈话活动、绘画活动“画画我自己”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最后的“感知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如“男孩女孩”,让幼儿掌握男孩、女孩明显的外貌特征,综合活动“我和别人一样吗”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同伴有什么区别,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使他们学到了别人的优点,促使幼儿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学会自我评价,形成积极的自我情感。
一、主题活动中我一开始通过倾听、观察、谈话,及时捕捉幼儿的爱好
,让幼儿认识、了解自己。 通过教师和幼儿、家长共同准备,收集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在积极、主动投入的过程中感到自己长大了,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在收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感知到:我从婴儿长到现在,从只会吃奶到现在能自己吃饭;从要大人抱着到现在会跑步、拍球;从小时候处处要大人照顾,到现在会自己吃饭、上厕所,从这些具体的感知中,唤起幼儿美好回忆,为活动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待幼儿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说说、画画自己”的活动开始了,我首先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说一说,讲一讲自己,向小伙伴介绍自己最特别的地方,如自己的属相及爱好等,接着鼓励幼儿大胆的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表现特别的我。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全体幼儿通过欣赏,帮助幼儿将已有的表象进行再造,使幼儿的动手操作活动、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运用展览的形式让幼儿的作品展现在众人面前,引导幼儿体验到“特别的我”,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