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铝和铝的化合物
x考点·梯级落实
真题·重组集训
κ名师·增分策略
课时·规范训练
考点榜级落实
理教材、重反思、分层练、考点题型构建学案!
考点一铝的性质及应用
【知识梳理】
物理性质
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
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AlO+H?
④强碱
A1203O2
氧化性酸一[AP”+氧化物
1「非等腾(A1
酸
单质
AICl3
3)[非氧化性酸
Al+H2
Fe+Al2O3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
方程式
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①A1
加热,4A1+302=2A120
②2A|+30|2=2A|C
氧化性酸
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③A1氧化性酸2A1+6H=2A13+3H21
④A1+20+2HO2A1O2+3H2↑
⑤A1+ FeOEAlO3+2Fe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思考与探究】
,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
运浓H2SO4或浓HNO2?
常温下浓H2SO4浓HNO能使铝钝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反应机理如何?请用单线桥
铝共蟲碱精的京慈星成H和A(OH2然后A(OHD再
与NaOH反应生成H2O和NaAO2。反应中铝作还原剂,水作
氧化剂,NaOH无电子得失。
2AL+2NaOH+6H2 NaAlO2十3↑+4HLO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多少?为什么?
1:1(或相等);根据化学方程式:2A1+6HCl==2ACly+3H1、
2Al+2NaOH+2H0=2 NaAlo2+3↑得A1与H的关系式均为
2A~3H,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1相等,所得H必相等。
结束放映
【题型建模】
题型一铝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其重要用途
(B)
,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长
,所以常用铝来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铝被浓硫酸钝化,所以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
铜镀层
,所以常用铝制造电线、电缆
,分别加入下列客组
离子,可能共存的是〔c)
A NH NO3 F Na
B. Na
HCO
C. NO C
K CL
D. NO K+ AlO, H,
解析:A项在酸性条件下因有No3,不能生成H2,在碱性条件
下,OH与NH4不共存;项HCO3与H+或OH均不能大量
共存;C项,在碱性条
D项为酸性条件含有
,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
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
·Ll
·L1HN3
· L Nach
·LHs
解析:B、D项中均不产生H2,Mg、A1与盐酸均反应生成
H2,Mg与NaOH溶液不反应。
铝热剂
铝与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其中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
还原性要比铝弱。如CuO与A1能发生铝热反应,而A1与Mg0的
混合物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题型二铝与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
解析:根据铝粉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1十
6=2AC3+3H↑,2A1+2kaOH+2HO2NaA1O+3H↑,可知若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C和NaC溶液中分别入足量的铝粉,产生的
H的体积之比为1:3。而题中产生的H的体积之比为1:2,说哪铝
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相对NaO是不足的,则与盐酸反应的
,与aOH溶液反应的铝粉应为54g。
、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3mo1/L盐酸和氢氧化钠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
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
质量为(A)
【名纳】铝与酸、硪反应的定量关系
铝分别与盐酸、NaO溶液反应的原理:
2A6C—2AC13+3E↑,
2Al-+2NaCH-+2H02NaA102-+3H t- e
(1)等量的与足量盐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的体积比
②2足星错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稿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正的
体积比为
③)一定量的铝分別与一定量的盐酸和MaO溶液反应,若产生H的
VHa H 1
体积比为x
<,则必定是:与盐酸反应时,过量而盐
酸不足;铝与NaOH溶液反网时,铝不足而NaH溶液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