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综述酶学知识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应用要求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述酶学知识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应用要求模板.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1/9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述酶学知识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上的应用要求模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述】酶学知识在临床疾病诊疗及诊疗上应用要求
现在临床关键以检测指标作为依据对疾病诊疗作出较为正确判定。 其中, 酶学上应用占了相当一部分。 所以, 从临床疾病诊疗和诊疗角度去对酶学知识具体化了解和应用深化是十分有必需。 本文件综述意在对现有临床应用常见多个酶学指标检测作出一个较为直观知识汇总和部分拓展, 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次应用上联络。
阅读文件:
吗啡依靠相关酶学研究进展——
生理学和生化学紧密联络, 酶学体系上对某种疾病机制解释和指标上对该疾病指导。
新生儿-
长久以来, 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毒性
作用研究较为深入。 多年伴随对胆红
素生理功效毒性作用深入研究。 发
现胆红素对心脏肾脏有一定毒性影
响u J。 心肌酶分布在全身组织中, 尤其
是心、 肝、 肺、 骨骼肌、 肾、 脑中含量
高, 以上组织损伤均可使细胞膜完整
性丧失。 使ASr(谷草转氨酶)、 CPK
(肌酸激酶)、 LDH (乳酸脱氢酶)逸
出, 致血清中含量增高, 尤其是肌酸激
酶同工酶(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
心肌细胞浆内, 心肌以外细胞含量甚
微, 是一个心肌特异性酶。 经过测定血
清心肌酶改变, 能够反应心肌受损程
度 J。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发心肌损
害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有些人认
为, 可能因为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
能够透过细胞膜。 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
代谢功效, 使细胞受损bJ。 本组高胆
患儿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全部有不一样程度
增高, 黄疸愈重。 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明
显。 且经退黄综合诊疗后, 黄疽减退。
心肌酶活性亦随之下降, 诊疗前后比较
有显著差异(P<0.01), 提醒新生儿高
胆红素血症时存在心肌损害。 本组中,
有25例高胆患儿做心电图检验, 大多
数心电图正常, 故仅凭心电图检验不能
发觉早期心肌损害。 高胆患儿应同时作
心肌酶谱检验, 早期应注意保护心脏功
能, 以避免严重心肌损害。
第七章 诊疗酶学
  本世纪初临床就开始测定体液中酶来诊疗疾病, 如Wohlgemuth早在19就测定尿液中淀粉酶(AMY)以诊疗急性胰腺炎; 30年代临床测定碱性磷酸酶(ALP)用于诊疗骨骼疾病, 随即发觉不少肝胆疾病尤其在出现梗阻性黄疸时此酶常显著升高。 这些酶成为当初临床试验室常规测定项目, 直到60年代ALP仍是世界上测定次数最多酶。 但在50年代以前, 酶测定在检验科常规工作中只占极少一部分。 诊疗酶学真正发展还是从50年代用分光光度法建立了连续监测酶活性浓度方法开始, 它能够测定不少用旧“固定时间法”不能测定酶, 并用于诊疗疾病。 结果发觉乳酸脱氢酶(LD)、 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
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在诊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上灵敏度远远超出其它诊疗方法。 在60年代初又肯定了肌酸激酶(CK)在诊疗AMI比上面多个酶更早出现增高, 特异性也高, 现在此酶已替换ALP成为世界范围内测定次数最多酶。 同时发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ST对肝炎诊疗不仅敏感度高, 而且早在肝炎黄疸前期就显著升高。 这些成就引发了当初临床和试验室工作者广泛爱好和注意, 前后进行了大量临床和试验工作, 尝试和评价过成百种酶测定临床意义, 其中十种左右酶已成为现在检验科常见关键测定项目。 酶测定约占现在临床化学总工作量1/4到1/2。
  伴随广泛地应用和研究, 也发觉总酶活性浓度测定对疾病诊疗特异性远不如大家所开始预期那样高。 从70年代开始, 学者逐步将注意力集中到同工酶测定上来, 发觉CK-MB和LD1诊疗AMI比上述总酶特异性更高, CK-MB已成为公认诊疗AMI“金指标”, 此二项同工酶测定也成为各大医院检验科必测项目。
  80年代以来, 发觉组织中同工酶进入体液后, 有可能出现改变。 如Ck-MM可深入分为Ck-MM1、 MM2和MM3, Ck-MB可分为MB1和MB2。 在诊疗AMI上优于CK总酶和同工酶, 成为现在临床酶学上一个研究热点。
  从70年代起, 伴随免疫学和技术方法发展, 用抗原抗体反应有可能直接测定微量酶蛋白, 为酶学在临床医学上发展开拓了一个新领域。
  本章将以血液中酶改变为关键, 首先研究其改变总规律, 其次将从临床角度来探讨这些酶测定在临床诊疗疾病、 判定疗效和疾病预后中价值。
第一节 概述
  长久以来临床将血清酶改变机制了解得很简单: 即病变细胞将其细胞中高浓度酶释放到血液中, 二者间酶浓度梯度越大, 则血清中酶升高程度越大。 这种了解远不能解释多种多样临床现象, 比如肝中AST绝对量约是ALT4倍, 但在急性肝炎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