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动物检疫学——牛肺疫.ppt

格式:ppt   大小:4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动物检疫学——牛肺疫.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21/1/11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动物检疫学——牛肺疫.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ontagious bovine pleuropneumonia)
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
其特征是浆液性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
病原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属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成员。为一种细小、多形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
丝状支原体在已知的支原体中是对培养基要求较低的一种,在含10%马(牛)血清的马丁氏肉汤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呈轻度混浊带乳色样彗星状、丝状或纤细菌丝状生长。
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小的半透明菌落、中心颗粒致密、边缘疏松、呈微黄褐色的荷包蛋状。
能代谢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和尿素。
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甚弱,暴露在空气中,特别是直射阳光下,几h即失去毒力。干燥、高温迅速死亡,55℃15min、60℃5min灭活;酸性或碱性pH下可灭活。
被乙醚、%升汞、生石灰、1%石炭酸3min、%福尔马林30s灭活。
可在冷冻的组织中存活很久,-20℃以下能存活数月。
十万分之一的硫柳汞,十万分之一的“九一四”或每毫升含2万-10万国际单位的链霉素,均能抑制本菌。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牛,各种年龄、品种的牛均有较高易感性,包括黄牛、牦牛、犏牛、奶牛等,其中3~7岁多发,犊牛少见。
病牛和带菌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牛肺疫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
新发病牛群呈急性暴发、以后转为地方性流行,老疫区因牛对该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发病缓慢,通常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多呈散发性。
常年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发。
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区曾有过流行,造成很大损失。目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仍有流行。
临诊检疫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2~4周,短者7天,长者可达几个月之久。
(1)急性型
典型症状为高热稽留,体温升高至40~42℃,呼吸困难,鼻翼扩张,有浆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发出“吭”声。呼吸高度困难,呈腹式呼吸,前肢张开,喜站,立而不卧,干咳带痛,听诊时肺泡呼吸音减弱,有罗音或摩擦音,病情严重出现胸水时,叩诊肺部有水平浊音。
反刍迟缓或消失,可视黏膜发绀,胸前和颈垂水肿。
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病牛迅速消瘦。
若病情恶化,则呼吸更加困难,流鼻或口流白沫,痛苦呻吟,濒死前体温下降,常因窒息而死。
整个病程15~30d。
(2)亚急性型
其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症状不如急性型明显而典型。
(3)慢性型
病牛消瘦,常伴发癌性咳嗽,叩诊胸部有实音且敏感。
在老疫区多见牛使役力下降,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反复无常,有的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故易与结核相混,应注意鉴别。
病程2~4周,也有延续至半年以上者。
2、病理变化
牛肺疫的主要特征性病变在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脏和胸腔。肺的损害常限于一侧,初期以小叶性肺炎为特征;中期为该病典型病变,表现为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肺呈紫红色、红色、灰红色、黄色等不同时期的肝病而变硬。表面和切面常有奇特的色彩图案,犹如多色的大理石,间质增宽;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
有的胸膜和肺黏连。胸膜粗糙、增厚并有纤维素附着,胸腔有多量含絮状纤维素性积液,支气管淋巴结核纵膈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液混浊且增多;末期,肺组织坏死并有结缔组织包囊包裹,干酪化或脓性液化,形成脓腔、空洞,严重者结缔组织增生使整个坏死灶瘢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