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福州市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海南模拟)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采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O2与CO2(燃着的木条)    
B . 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碳酸钙粉末)    
C . CO与CO2 (闻气味)    
D . 红磷与白磷(观察颜色)    
2. (2分) (2018九上·阜阳月考) 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 . 加热时,先对着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 . 在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3. (2分) 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钠元素和氯元素处在同一族    
B . 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C . 一个钠原子质量比一个氯原子质量小    
D . 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4. (2分) (2016九上·环县月考)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不能再分
5. (2分) (2016九上·召陵期中) 下列关于水变成水蒸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点发生了变化    
B . 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 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 . 水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6. (2分) (2019·阳泉模拟)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 . X=18    
C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D . 硒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7. (2分)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不易溶于水      ②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③具有可燃性
④能供给呼吸      ⑤在高温、低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A . 只有③    
B . 只有⑤    
C . ③⑤    
D . ①③⑤    
8. (2分)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
B . 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C . 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块状固体时,可用手直接拿取    
B . 加热试管内固体时,应手持试管夹的短柄    
C . 易燃、易爆品与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要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D .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浊液,以加快过滤速度    
10. (2分) (2016九上·无棣月考)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 . 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 . 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11. (2分) (2016·大邑模拟)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 .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2. (2分) 空气里含有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和杂质,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④③    
13. (2分) (2017·鄂州模拟)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