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2020年温度测量.ppt

格式:ppt   大小:660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年温度测量.ppt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1/13 文件大小:6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年温度测量.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要求


温度测量
2021/1/13
1
、温度和温标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均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子运动愈快,物体愈热,即温度愈高;分子运动愈慢,物体愈冷,即温度愈低。这种现象被描述为一个物体的热势,或能量效应。当以数值表示温度时,即称之为温度度数。
绝对零度,即绝对温标的开始,是温度的最低极限,相当于—℃,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热运动都将停止。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绝对零度不可能通过有限的降温过程达到,所以说绝对零度是一个只能逼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温度测量
2021/1/13
2
温度和温标
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是用来衡量物体温度的尺度。
它规定了温度读数的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单位,各种温度计的刻度值均由温标确定。常用的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等。
为了判断温度的高低,只能借助于某种物质的某种特性(如体积、长度和电阻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来测量,于是就会有形形色色的温度计。比较理想的物质及相应的物理性质有:固体、液体、气体的热膨胀性质;导体或半导体受热后电阻值变化的性质;热电偶的热电势和物体的热辐射。
温度测量
2021/1/13
3
温度和温标
摄氏温标(℃)
摄氏度的发明者是Anders Celsius(1701-1744),其结冰点是0°C,沸点为100°C。 1740年瑞典人摄氏(Celsius)提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水的沸点规定为100度。根据水这两个固定温度点来对玻璃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两点间作100等分,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记作1℃。
华氏度(F)
1714年德国人Gabriel D. Fahrenheir(1681-1736) 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的零度,人体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把水银温度计从0度到l00度按水银的体积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 : T ℉ = ℃ + 32
温度测量
2021/1/13
4
温度和温标
热力学温标
开尔文(即W·汤姆逊)——这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创始人,最受尊敬的物理学家,创立了一种不依赖任何测温质(当然也就不依赖任何测温质的任何物理性质)的绝对真实的绝对温标,也叫开氏温标或热力学温标。
开氏温标(Kelvin):以绝对零度为基点的温度标尺。绝对零度即460℉/-℃,在此温度下分子停止运动(0℃=)。
开氏温标,用符号K表示。是建立在卡诺循环基础上的热力学温标。℃为零点,称为绝对零点。其分度法与摄氏温标相同(即绝对温标上相差1K时,摄氏温标上也相差1℃);,。目前中国已规定采用这种热力学温标。
温度测量
2021/1/13
5
、温度和温标
国际温标
第一个国际温标是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的温标,称为“1927年国际温标”,记为ITS-27。此后大约每隔20年进行一次大修改。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国际温标是1989年7月第77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批准的新温标ITS-90,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新温标。
ITS-90的热力学温度仍记作T,为了区别以前的温标,用“T90”代表新温标的热力学温度,其单位仍然是K。与此同时的摄氏温度记为t90,其单位是“℃”。
t90=T90 -
温度测量
2021/1/13
6
、温度测量的重要性
温度测量
2021/1/13
7
常用的测温方法
温度这一参数是不能直接测量的,一般根据物质的某些特性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这些特性参数的测量而间接获取。
热胀冷缩:温度改变体积;
温度改变导体电阻;
温度改变热电偶电动势
高温物体产生热辐射
测温方法大体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温度测量
2021/1/13
8
常用的测温方法
接触式测温法
测温传感器敏感元件直接与被测物体接触,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使传感器与被测点达到热平衡,以实现温度测量。
其特点是:
由于传感器与被测物体接触,所以测量比较直观、可靠,测温准确度较高,但它直接影响被测物体温度场的分布。
使用该种方法需要使测温元件与被测物体达到热平衡,所以测温时产生较大的时间滞后,并由此带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