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课题 1 、文言文两则:学弈教学目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重点难点关键: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课前导入 1 、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阅读预习提示找答案 3、《文言文两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课我们学习《学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孟子二、初读 1、按要求读文(1)读准字音(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注释解决(3)掌握生字字形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3、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三、理解内容 1 、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逐句理解,讨论解决 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体会中心 1 、什么的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2 、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3 、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4 、背诵课文板书设计课后记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课题1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学目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能复述故事重点难点关键:通过弄清诗句意思,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看法及想法产生的原因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 1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吗? 2 、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将你查到的资料给大家读一读二、初读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3、组内自学生字,先分工,再学习 4、汇报学习成果三、细读课文理解意思 1、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 1 )第一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①小儿:小孩②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③指名朗读,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2)其余各段的方法同上四、体会中心 1 、两个小孩喜欢探索的精神可嘉。 2 、两个小孩认识事物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板书设计课后记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课题2 、匆匆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难懂的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重点难点关键:掌握本课的生字:理清文章的结构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年几岁了?算一算你走过了多少个日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在走过了八千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你想知道内容吗? 2、了解作者(1 )哪位同学查到了有关作者的资料?给大家说说( 2)教师补充二、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自学生字,新词,看谁记字的方法最好 3、汇报自学情况 4 、请你把刚才默读课文时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说给大家,让大家帮你解决。三、理清结构 1、自由读课文,看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2、与同学讨论,用小节归纳的方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 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二段( 2~ 4)录求答案第三段( 5自然段)照应开头,强调发问板书设计课后记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课题2 、匆匆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运用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感悟文中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关键:读懂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部分,并感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坊理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 2、齐读课文题目,“匆匆”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讲什么“匆匆”二、理解内容 1 、谁能给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你喜欢这个开头吗?喜欢哪些句子?说理由。 2、默读第二自然段,对照老师打出的设影分析, 如果把这段改成这样好不好? 3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如果读懂了,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4 、此时作者想到了什么?读一读,想一想文中的“做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5、谁还知道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6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 三、总结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设计课后记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课题3 、桃花心木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关键: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桃花心木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揭示课题 1、教师板题,全班齐读 2 、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