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细读《论语》, 由衷认识,“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生活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孔子, 他一生都从事教育事业, 所收弟子三千余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不仅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 也可算半个政治家, 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 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贡献。特别是《论语》一书, 乃是中国文化之国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由此可见他在历史文明史的地位。薄薄仅二十四页的《论语》中出现了“仁”字一百零九次,“仁”是孔子一切理论的中心, 所有的关于“礼”、“乐”的规范, 都不过是手段, 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仁”的作用在整个《里仁》篇中, 孔子对“仁”的阐述已是淋漓尽致, 从仁的缘由、思想、行为等都有深刻理解,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他对每个人的“仁”思想的核心又是不一样的,《论语》中曾有五人问及到仁为何物, 分别是子路, 子张, 颜渊, 仲弓和司马牛。就拿颜渊和司马牛来说。他对颜渊的“仁”告其曰“言行于礼”, 而对司马牛则是“问心无愧”。这不仅让我想到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 性格各不相同, 而孔子却能敏锐洞悉, 因材施教, 怎么来说也不愧对中国第一的教育家! 纵观仁字, 二人成仁, 这也正是仁所要体现出来的人和人之间的态度、行为等。说到这里,孔子提倡的是自爱和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和“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这两句话隐含了对爱的要求,只要有爱,一切都会美好,如果君爱臣,臣爱民,民奉君, 这不是最好的结果么? 孔子对天命持谨慎的态度,他更相信人之间的力量。这股力量便是爱,这也就是孔子对每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他试图挖掘人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将其完全释放出来。在“仁”的教育理念中, 爱父母是放在第一位的。在第一篇《学而》的第六章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是唏嘘不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 孩子们, 在家要孝顺父母, 出门要尊敬兄长, 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 广泛地与众人友爱, 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 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看到这儿我就在想: 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是不是某古人在看到这儿的读后感呢?这样的教育观念, 相比现代某些只重教育, 不重人品的教育者, 实在是天差地别。不得不佩服孔子在那个时代就觉察到了千年之后的素质教育观点, 他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羽化成仙,俯视苍生为他写的无数优美的诗篇……在尽孝道之后, 他所追求的仁爱, 也是为后人啧啧称道的。可以这么说,在整本《论语》共 20 篇中,没有一篇未涉及到仁爱,像是“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而在学习方面的语句也是颇为丰富, 好比人尽皆知要自爱的“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等,已经是广为流传, 甚至翻译成各国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