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28卷第1期 2013年2月天中学刊 Joumal ofTianzh伽g 汉代民间文学观述略——以刘向、刘安、王充、应劭为例高有鹏(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刘向、刘安、王充和应劭在他们著作中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汉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在记述民间文学作品的同时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学术个性化标志着汉代知识分子民间文学观的具体形成。他们的著述对于民间文学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民间文学思想也有着深远影响。关键词:汉代;民间文学;刘向;刘安;王充;应劭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l(2013)0卜0086一05 秦亡之后,汉代知识分子从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逐渐转向对秦之前所有王朝兴衰历史的反思, 并改变了《吕氏春秋》《晏子春秋》之类书籍简单地实行集体编写的创作方式,走向完全个体化的写作道路, 开创了以刘向、刘安、应劭等学者为代表的著述风尚。他们视野比前人更加广大,然其思想却失去了先秦时期尤其是战国时代的自由,更多受到经学、史学和神学的限制;在表现出文化自觉的同时,他们逐渐收敛了自己的思想锋芒,体现出新的文化哲学走向。在他们的著述中,民间文学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刘向的民间文学理论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汉成帝时更名为刘向, 是汉高祖异母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属亲近皇室,故得以博览群书,“采传记百家之言”,其主要著作有《别录》《列仙传》《列女传》《新序》《说苑》和《条灾异封事》等。其中民间文学保存尤为丰富者,当推《说苑》《列仙传》《列女传》。特别是《列仙传》,可以看做秦汉时代的第一部“神谱”。《说苑》旨在劝善惩恶,以教化为主要目的。《说苑》中保存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其采录来源, 有学者指出与先秦时期的史籍和诸子著作相关,但我们作详细对比时,会发现其“多有出入”。这些“出入”, 是刘向所记述的民间文学“异文”。有学者说他的《说苑》“摭拾群书,网罗旧闻,一些失传典籍的零金碎玉、吉光片羽,借以传世”【ll,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说苑》中的故事,主要以对话的形式表述出来,常常在故事中套入故事,简洁生动,对后世短篇小说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从它的每一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民间传说的影子,其“善说”“杂言”诸篇尤为传神。全书20 卷,大多是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对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故事都有保存,我们称《说苑》为一部民间故事集,应该是不为过的。在《建本》中,“中牟鄙人”宁越提出“人将卧,吾不敢卧”,颇有龟兔赛跑的寓意。在《立节》和《善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著名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在汉代的重要变化,即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杞梁妻哭塌了城墙的情节。在《善说》中,以“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开题,客举“周氏之喾,韩氏之卢,天下疾狗也”“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孟尝君日:“不然。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弛。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这是《孟姜女》传说形成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说苑》对民间传说的充分重视。另外,如《善说》中所举的“孝武帝时汾阴得宝鼎而献之于甘泉宫”,侍中虞邱寿王却说“非周鼎”,阐述其“乃汉鼎”而不受惩罚,反而受赐“黄金十斤”的故事,则可看做后世智对故事的原型。由此,我们可以想起《晏子使